河曲尹海清散文:慈母的童年

河曲視窗網特稿(記者 尹海清) 農曆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九日上午, 在一大戶家整潔氣派的院落裏,傳來了陣陣的啼哭聲,一個女嬰降生了,這個家族期待的傳宗接代的是拿槍拿棍的,並不是拿針拿線的,她粉個嘟嘟的小臉,一雙黑黑的梅豆般大的眼睛,閃現着靈光,打量着這個嶄新的世界,還有圍繞在自已身邊的姥姥,有娘娘,爺爺,父親。

他們瞅着這個模樣可愛的女嬰,也歡喜起來。她的到來,親人們視爲掌上明珠,她的曾祖父在十里八鄉是個名人,他經商,積累下很多產業,給三個兒子每人蓋好一進四合院,可謂是殷實之家。她在剛會說話時候,期期艾艾地說,她的前世是河西的討食子,還不喫葷腥,她的媽媽去保德趕集給她買了一個玩具,是一個泥塑彩畫的人人,她以爲是個麪人人,拿起來就喫,把一顆頭給咬下來了,全家人笑死了。她漸漸地長大了,在她四歲時候,隨着她的弟弟出生了,小小年紀,她就承擔起做飯,哄弟妹,下地等瑣事,她勤快,善良,懂事。儘管這樣,她還不時會受到父母的責罵,但她在隱忍着,任由他們訓斥。

奶奶、爺爺更疼愛她,她也常給老人擔水、捉蝨子、洗衣服、搔癢癢等,她總能會得到一點他們的獎賞,給她一點稀罕食品,甚至還會給上她幾角錢,奶奶肚子裏裝着許多稀奇古怪的故事,也會講給她聽,什麼巜狐狸精》,巜媳婦求子》巜劉九秋》等,她聽得入迷了,對這些狐狸精精假扮成媽媽喫掉娃娃的情節,她感覺怪嚇人的,她認爲世界上真有這種可怕的事,她認爲,人只要善良,就不會遇見這種事,人之初,性本善,骨子裏的善良,加上環境薰陶,真是善良的淑女。

大門外長着一顆碩大無比的槐樹,兩個大人都抱不住。每到夏天,這顆樹枝繁葉茂,樹冠如大傘,蜂飛蝶舞,那一縷縷甜香在清朗的空氣裏靜靜地流淌,她在樹下和幾個小夥伴玩着抓骨骨、挑單單等遊戲,對面是一座山,山坡上長着鬱郁蓊蓊的楊樹,這是她的精神樂園,她像只小兔子鑽進林子裏,玩捉迷藏的遊戲,母親擔心她跑丟,給她在右手腕繫着一個小鈴鐺,她跑到哪裏,都會傳來清脆的鈴聲,他們就放心了。她有時一個人坐在樹下面的沙土上,託着下巴,看着眼前密密的楊樹林子,想着女孩心事。

她上學了,在幾里路的新堯學校讀書,她是聽話的,上課注意聽課,杜老師佈置下的作業按時完成了。她是聰明的,勤奮的,她的功課也是優秀的,有個叫賈三法同學,是她班上的第一名,家庭很窮,是她祟拜的對象,最後輟學了,她很可惜的。還有柳雙奇同學,特別好玩,常拿着彈弓欺負女同學,一次放學時,她成了柳雙奇的靶子,一粒石子瞄準她的眼眶,幸好沒有擊中眼球,她常爲此事幸運。

她文靜,不多嘴,出落的越來越漂亮,梳着羊角辮,漸漸突起的乳房,親人鄰家都誇她是俊閨女,她不僅乖巧,對老孝敬對幼愛護。她是醫學世家,在祖輩的言傳身教中,她得到了很好的薰陶,她的姥姥曾戲言說:“俺閨女,將來找個當醫生的,” 她聽了羞澀地跑開了,是呀!她的大大是醫生,她的爺爺是醫生,看着他們能給人們治病,甚至救命,受人尊重,感覺很光彩,她也暗暗地心中藏着這個想法。在她的口袋裏,裝着一個小鐵盒,這個盒內放着零零整整積攢下得26元錢,是親人們給她的賞錢,她時刻不離身上,已經愛美愛打扮的她,準備在六一前夕,做上一件新衣服,中午,她一個人到溝裏去溪水旁洗衣服,山上長着不知名的花草,太陽火辣辣地照着,波光粼粼,她的影子印在清澈的溪流中,笑盈盈的,就像山上正在綻放的花兒,這就是漂亮的她,她一邊雙手勤快的洗衣服,一邊在自我欣賞着,她一彎腰,小鐵盒從口袋裏滑出來,掉進湍急的溪水裏,眼睜睜地看着自已的鐵盒被水沖走了,一眨眼就不見了,此刻,她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望着流動的溪水,放聲大哭起來,問媽要,會遭到責罵,還不一定會給,她想起在沙泉居住的娘娘,抹乾眼淚,像風一樣快跑起來,幾十裏的路程,2個小時就趕到娘娘的家裏,她急着哭了起來,慈祥的娘娘拉着她的手,擦乾了孫女的眼淚,焦急地問:“俺閨女,你怎了?”她把小鐵盒掉河裏的事說給娘娘聽,她娘娘忙着打開櫃子,給她拿出了錢,又給她弄出好喫子,然後她匆匆返回,這件事就當什麼沒有發生。

一年秋節,她隨媽媽大大到溝裏的畦地起蘿蔔,讓她還照看一旁玩耍的弟弟,正當在地裏幹得起勁的時候,“弟弟不見了,”全家頓時着急慌張起來,發現弟弟在不遠處被泥淖已陷進去膝蓋部,她的媽媽,大大急忙從泥淖中拖出來,又怕又氣的父母將她狠狠地打罵個不停,她委屈,傷心,擔心地哭泣着,這件事深深地烙在她的童年裏,也烙印在她的人生裏,以後她經常會做着這個夢,那是陰冷的,鬱結的。

秋去冬來,漫天雪花在飛舞着,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裝,她在家裏做家務,她媽出去串門了,擔心回家擦倒,就拿起了掃帚,給掃出一條回家路,媽媽誇她說:”我的好閨女”。她也和她二姑,三爹,弟妹一起玩堆雪人,或打雪仗,傳來陣陣歡樂的笑聲,那是多麼幸福啊!

她看見母親剪紙,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草鳥獸作品,她萌發了濃濃的興趣,她拿起剪刀,用靈巧的手剪出了石榴花、牡丹花、花蝴蝶、喜鵲鬧梅、孔雀開屏等各種圖案。當時,他住得是老輩留下的窖洞,門面全是木質結構,窗戶很多,窗欞上鑲嵌的是精雕細刻的海棠花。 在過年前夕,她總要把自己平時剪下的各種花花綠綠的窗花貼到窗戶上。然後,把糊窗紙裱在上面,頓時滿屋金光燦爛,耀眼生輝,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

她的媽媽體弱多病,是個病殃子,神神道道,又被身邊5個弟妹累得沒有精力了,她看着媽媽這麼辛苦操勞,只讀完了小學,沒有再繼續讀下去,主動回家幫她媽照看妹弟的喫喝拉撒。

這就是我的慈母,她的童年猶如童話般生活的剪影,斷斷續續的這些故事,鏈接成母親整個童年的過程,儘管她出身殷室之家,是大戶人家,但是她不嬌氣,沒脾氣,卻有勤勞,善良,寬容好品格,既有祖輩的基因,也有後天環境形成的因素。

童年時的母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