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即使殲-20全部換裝新的國產航空發動機,也只能多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在超機動性上仍然無法與蘇-57抗衡。但蘇-57出口項目受到技術方面問題的影響進展緩慢,加之戰機本身設計理念和實戰用途引發了外界強烈質疑,作爲與俄方保持長久合作開發關係的印度方面也已經漸漸不耐煩了,兩國的合作研發多用途隱形戰鬥機項目(FGFA)計劃也幾乎陷入完全停滯的階段。

近日,據媒體報道,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的蘇-57戰機已經獲得武器出口許可證,授予蘇-57出口的相關文件即將完成協調工作,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下屬裝備出口機構也已經向中國方面建議採購蘇-57戰機。去年3月,中國空軍第一個蘇-35戰鬥機大隊正式組建,搭配殲-20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而這次俄方又向中方拋出橄欖枝。

印度空軍蘇-30MKI

中國成爲俄羅斯蘇-57出口的主要推銷對象,這還是出口國情況決定的。蘇-57的潛在出口國基本就是目前購買了蘇-30戰機的國家,蘇-30出口型有兩大客戶,分別爲中國(100架)、印度(270架)。但印度當前經濟狀況不容樂觀,海空軍裝備都需要更新,戰鬥機不可能投入過大。再者,蘇-57交付到印度手上基本單價就要達到1.5億美元,這還不算後續的保養維護和零部件更換費用。

殲20

與殲-20相比,蘇-57最大弱項在隱身能力上,公開數據顯示其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爲0.5平方米(與一枚戰斧導彈的RCS大致相同)。殲-20在這方面並無可靠數據,但是從公開照片中所見其鴨翼氣動佈局和圓形鋸齒狀尾噴口設計來看,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也無法達到更高水平。但蘇-57相比F-22、殲-20等五代隱形戰鬥機的機動性和空中格鬥能力更強。

蘇-35戰機使用的三維矢量噴口發動機

三維矢量噴口發動機能夠全方位旋轉尾噴口,也能調節噴口尾焰大小和輸出功率,如此便可爲蘇-57的高機動提供持續推力和精準氣動姿態調整。雖然未來更換“產品30”發動機後可能會有所降低,但在空中機動性上蘇-57要強於殲-20。在三維矢量推力發動機的推動下,蘇-57在低速高攻角的機動性上表現非常好,在超音速機動性上也很出色。

航空發動機試車

由於缺乏合適強勁的發動機,殲-20在低速機動性和超音速機動性上都不如蘇-57。目前似乎只有實裝訓練的AL-31FN發動機,但中國空軍也在盡力使用國產渦扇-10G發動機替換進口航空發動機,不得不說後者在推力和推重比等關鍵指標上相較AL-31FN更優異。不過即使殲-20全部換裝新的國產航空發動機,也只能多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在超機動性上仍然無法與蘇-57抗衡。

俄羅斯蘇-57五代隱身戰鬥機

蘇-57不怎麼考慮隱身性能,其航電設計主要是針對西方的隱身戰機,特別是前緣襟翼的L波段雷達,就是爲了探測美軍的F-22戰機。殲-20航電設計更接近於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特別是和F-35的非常階級,包括主動相控陣雷達、紅外光電探測裝置、分佈式孔徑探測系統等。主要用來對付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基地,或者使用超遠程空空導彈攻擊預警機、加油機、聯合指揮機等空中重要節點。蘇-57和殲-20有很大的不同,這主要是給予不同的設計理念和戰場環境。

俄羅斯蘇霍伊系列戰機生產線

不得不說,在蘇-57戰機的出口項目上,俄羅斯軍工方面高層可謂絞盡腦汁。但蘇-57出口項目受到技術方面問題的影響進展緩慢,加之戰機本身設計理念和實戰用途引發了外界強烈質疑,作爲與俄方保持長久合作開發關係的印度方面也已經漸漸不耐煩了,兩國的合作研發多用途隱形戰鬥機項目(FGFA)計劃也幾乎陷入完全停滯的階段。(作者署名:)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