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玩具機器人……說起機器人,大家都不陌生,但你見過會做手術的機器人嗎?如今,機器人已經可以輔助醫生,爲病患實施高精度的手術了!

植入腦起搏器,擺脫震顫人生

 今年9月份全省首臺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ROSA進駐山東省千佛山醫院。10月16日由千佛山醫院神經外四科順利完成全省首例ROSA機器人輔助下帕金森腦起搏器植入術(DBS)。

 年僅四旬的張濤(化名)確診“帕金森病”已經6年,飽受折磨。開始通過藥物症狀出現了一定的控制,後來右側肢體出現了嚴重的肢體震顫,不喫藥的時候幾乎無法走步,喫完藥又會全身異動,疾病的困擾讓他無所適從,只能由老父親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由於藥物副作用加大,一次求醫過程中,由於服藥間隔時間過長,導致他僵直在路上,動彈不得。 

 10月16日上午,張濤在千佛山醫院接受了腦起搏器植入手術。在千佛山醫院神經外四科主任張榮偉和副主任孫希炎的指導操作下,耗時3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該患者也成爲全省首位接受ROSA機器人輔助下手術的帕金森患者。手術中測試,當場見效,張濤雙腿的僵硬感明顯減輕。術後患者病情穩定,等待下一步開機調試。正常開機程控後張濤將擺脫震顫帶來的痛苦,像正常人一般生活。

 據瞭解,帕金森病在世界範圍內尚未有根治良方,但可以通過科技手段的進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千佛山醫院神經外四科主任張榮偉在採訪中表示:“ROSA機器人取代了傳統框架手術,精準立體。同時還可以藉助機器人內部軟件模塊升級實現功能擴展,逐步實現科學對醫療環境的全覆蓋,對院方乃至醫學界都有着現實而深遠的積極意義。”

  手術“一鍵式”完成,精確度達到0.3mm內

 擁有了ROSA手術機器人,DBS手術實施起來便可如虎添翼,爲更多帕金森病患者帶去福音。腦起搏器手術,即腦深部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帕金森病外科治療領域裏程碑式的新技術。它是通過植入大腦中的細微電極發射電脈衝刺激腦內核團,進而達到控制患者症狀的目的,是國際上最先進的神經調控技術之一。

 通過ROSA機器人輔助系統採用現代影像學定位和立體定向原理,通過對患者顱腦結構進行細緻的掃描,經過強大的圖像處理軟件重建三維立體的腦部結構圖。千佛山醫院神經外四科副主任孫希炎表示,“ROSA機器人就像導航,可以準確定位靶點位置,誤差可以精確到0.3mm以內,具有更高的精準度,同時能夠較大幅度減少手術時間。”據瞭解,ROSA手術機器人是無框架立體定向手術的代表,具有強大的影像處理軟件,精密的機械控制系統,360度無死角運動機械臂。

 ROSA機器人的運用將更精準地助力DBS手術的開展,使精準、微創的神經外科手術理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更大程度地減少病人的術中痛苦,從而大大緩解帕金森病人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晁玉萍 向春燕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