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爲霜矣”。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丨 豺狼捕獵,初獲祭天,以示回報,此爲獸之道義,更爲人之道義。

二候草木黃落丨 風捲殘葉,雁留影無蹤,凋零的季節到了。

三候蜇蟲鹹俯丨 蟄蟲開始冬眠,大自然變得寂靜。

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霜降時節的氣候特點是外寒內熱,氣溫漸低,但心裏有燥熱的感覺,這是“秋行夏令”的結果。

霜降養生要點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耗損,就會出現燥象。元代醫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潤其燥。”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喫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蘋果、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

防溼邪| 秋天的雨水多,須防溼邪帶來的身體不適。如果脾傷於溼氣,就會爲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作埋下病根。所以應該多喫蓮子、苡米、冬瓜、蓮藕、山藥等祛溼的食物。

防秋鬱| 秋季養生防秋鬱首先要生活規律不要隨意打破,保持好心情;可適當多喫豆類等高蛋白食物。

防賊風| 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爲賊風。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中老年人。

不熬夜|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最傷陰血的就是“熬夜”,霜降,已經進入深秋的後半月,秋氣傷肝,此時要滋養肝血,特別注意不要熬夜。

霜降保暖“5重點”

暖腳|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人體許多經絡的路線都起源於腳,尤其是腳腕以下部分。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腳部都有對應的反射區,刺激或鍛鍊腳,就能通過經絡給全身器官以積極有益的影響。

建議:每晚熱水泡腳20分鐘,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脈。

暖頸|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位置。很多人一換季就會咳嗽,嗓子發炎,其實主要根結在脖子。這個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建議:出門披上一條溫暖的圍巾,避風寒。

暖膝|很多年輕女孩子秋冬季節仍然短裙露膝,其實這是對膝關節的一種傷害。由於關節周圍的末梢神經對溫度和氣壓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受涼以後,會導致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差,最終引發關節炎。

建議:多運動,同時保持膝關節溫度,別輕易露出膝關節,年輕人少穿破洞牛仔褲,或短裙配薄絲襪。

暖肩|肩膀是容易被忽視的受涼部位。秋冬縮在溫暖的被窩裏,但是隻要露着肩膀,就會覺得很冷,如果不理會它的話,第二天起來肩膀立馬就會變得又疼又酸,這其實就是肩膀受涼受寒引起的。

建議:注意保持肩部暖和,不要穿露肩衣服。

暖腹|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容易誘發痛經。

建議:露臍服裝不要再穿了,無論室內溫度多高,晚上睡覺也要蓋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霜降養生方

可以用茯苓十克,大棗三粒,當歸三克,枸杞子十克來煎水喝。茯苓能夠滲溼利水,能夠健脾。松樹邊上挖下去,往往就能夠找到茯苓,它是松樹的精氣凝結形成的,如果把表皮全部削掉,裏面的核心部分就叫做茯神,那個藥就是安神,能夠養心,藥效是不同的。

 

溫馨提示:《智遊五臺山》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