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蘇聯研製核武器成功開始,蘇聯就始終堅持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到現在普京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變化。

不過,如果細看普京的發言,其實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

普京強調,在俄羅斯有關核武器使用的諸多理論中,並不包含對潛在敵人進行預防性核打擊的原則。這意味着他的國家已經做好準備,只有當侵略者對俄聯邦領土進行攻擊時,俄羅斯纔會使用核武器進行反擊。

這就是說,俄羅斯只是承諾,不會在主動進攻的時候首先使用核武器,但當俄羅斯的國家領土受到攻擊的時候,也就是戰爭已經危及俄羅斯本土,俄羅斯就不遵守這個承諾了,是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的。

這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對潛在敵人進行預防性核打擊”,一個是“當侵略者對俄聯邦領土進行攻擊時”,這是兩種不同的情況,前一個是主動進攻,後一個是國土防禦。

前蘇聯對使用核武器的態度是沒有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無論是主動進攻,還是本土防禦,都拒絕做出這個承諾。而普京現在的表態承諾則是選擇性的承諾,只承諾不在主動進攻的時候使用,但保留了在遭遇本土侵略的時候使用核武器的權利。

爲什麼承諾不在主動進攻的時候首先使用核武器呢?當然是因爲,經過有核武器以來這麼長時間的歷史檢驗,所謂的對潛在敵人進行預防性打擊,也就是主動進攻的時候,沒有必要使用核武器,俄羅斯現有的常規武器就已經足夠用了。

其實,從歷史經驗來看,自從有了核武器之後,對有核武器的國家來說,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已經告別了被侵略的歷史。即便是那些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來說,在面臨國土被侵略的時候,是不是使用核武器,也是個政治決斷的問題,這個承諾都不會起太大作用。

尤其是對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說,所有的承諾都只是一紙空文,是否遵守完全根據自己的現實需要。原因很簡單,即便他不遵守,別人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國際法也一樣,美國可以進攻一個南聯盟,用國際法審判米洛舍維奇,但普京就是違反了國際法,也沒人能把他怎麼樣。而且,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每天都在違反國際法,不斷退出各種國際條約,誰也不能把他怎麼樣。

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法和這種國際承諾本身就沒有太大意義。作爲小國,無論是否承諾都不會有人在一,作爲大國,即便承諾了,別人也不一定會完全相信。

但在特朗普剛宣佈美國退出《中程核武器協議》的時候,普京卻做出這樣的表態,就有點故意讓特朗普和美國難看的意思了。普京就是想在全世界面前表明,美國和俄羅斯,特朗普和他,究竟誰纔對國際秩序更負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