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40年,無錫小天鵝這次真的要飛走了

撰稿|渾水調研研究員 高甜甜

別了,無錫小天鵝。這對於小強和所有無錫人來說,着實有點意外。

昨天晚上,醞釀了一個半月的美的集團(000333)和小天鵝A(000418)資產重組計劃出爐:美的集團擬以發行發行3.42億股,換股吸收合併小天鵝,交易金額達143.78億元。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

從1978年到2018年,小天鵝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見證者,也是江蘇製造業發展的重要代表,即將作爲作爲一個獨立主體從市場消失,而江蘇上市公司也將再缺一員。

一、小天鵝:富過窮過徘徊過

對於無錫人來說,小天鵝承載着他們的記憶與驕傲。

無錫小天鵝的前身始建於1958年,當時的無錫洗衣機廠,僅有機牀廠和陶瓷廠拼湊的幾個簡陋車間,1978年,中國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就誕生在這裏。但故障多、噪音大的初版產品,並沒能讓“醜小鴨”完成蛻變。

風雨40年,無錫小天鵝這次真的要飛走了

第一次命運轉折發生在1987年,無錫洗衣機廠與松下合作進行技術引進,在克服質量難關後,“小天鵝”逐漸在與一衆國產品牌的競爭中嶄露頭角。

1993年,無錫洗衣機廠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爲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並於4年後在A股上市。此後,小天鵝迎來飛速發展時期,連續5年盤踞國內洗衣機銷量榜首,與春蘭一起,扛起了江蘇乃至全國家電行業的大旗。

不過,也是資本市場讓小天鵝跌了第一個大跟頭。

2001年,小天鵝提出要二次創業卻接連折戟;2002年,小天鵝淨利潤首次錄得虧損。不過,落難的小天鵝,依舊是當時全球僅有的,能同時製造全種類洗衣機的三大洗衣機制造商之一。

懷璧其罪,自2003年起,小天鵝迎來了長達5年的股權“漂流”時期。

2003年,斯威特入主小天鵝,同期,公司高層違規投資股市及內部管理問題也接連曝光,績優藍籌股一夜之間帶上了“ST”帽子;3年後,因斯威特拖欠轉讓款和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行爲,小天鵝被判迴歸無錫市國資委,並被劃撥給國聯集團;此後兩年間,小天鵝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業務剝離,基本確立了專注洗衣機的基調。

2008年初,國聯集團決定尋找一家家電背景買家接手其持有的小天鵝股權,美的、長虹、春花、意黛喜等知名企業紛紛“上門求娶”,美的最終勝出,抱得“天鵝”歸。

美的:志在必得,佈局15年完成私有化

在成功入主小天鵝後,當年的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現仍兼任這兩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方洪波曾對媒體表示,美的早在2003年就開始“關注小天鵝”,5年後終於等到了併購的機會。

小天鵝牽手美的,使得美的的家電版圖得以補全,小天鵝則能夠保留完整的資產,以及獨立的組織、財務結構,自身品牌也成功延續,說得上皆大歡喜。但美的並不滿足於實控人身份。近年來美的仍在不斷加碼對小天鵝的持股,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的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TITONI共計持有小天鵝3.33億股,佔其流通總股本的52.84%。美的早已經實現對小天鵝的絕對控制。

而此次換股合併完成後,無錫小天鵝將進一步失去其獨立法人地位,其資產、債務、品牌價值、運營體系,都將成爲整合進美的的事業部門,小天鵝品牌雖然保留,但不在具有獨立市場地位。

二、爲什麼是吸收合併

“小天鵝”及美的旗下洗衣機品牌未來的運營思路仍未可知,可以確定的是,換股合併雖免去了大筆現金支出,但想成功施行也絕非易事。此番“折騰”足以表明,美的將在洗衣機市場爭奪中將有一番大動作。

2018年9月9日晚,美的與小天鵝雙雙發佈審議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公告,引發市場熱議。停牌前日,小天鵝A收漲8.87%,衆說紛紜中,“資產注入”、“利好小天鵝”的呼聲得到了最多的支持。

換股合併的結局略出乎意料,但也不是全無蹤跡可尋。

事實上,2014年以來,小天鵝淨利潤增速逐年下滑,智慧家電、全屋一體化、一站式購物的浪潮席捲,海爾強勢擠佔各類家電產品市場份額......種種跡象似乎表明:家電市場中,專業化註定無法與多元化生態體系對抗。

風雨40年,無錫小天鵝這次真的要飛走了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海爾與美的作爲家電巨頭的差距逐漸凸顯,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其管理結構的差異:海爾通過產品矩陣實現一體化協同銷售,美的則順應早年收購思路,選擇扁平化、小集團大事業部的管理方式。在一體化採購和綜合性解決方案興起的背景下,“品牌割裂”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一站式服務的客戶體驗。

合併小天鵝,可能是美的填補旗下家電產品及品牌關聯度的第一步。

此外,小天鵝充沛的現金流,及其與美的的鉅額關聯交易,也被視爲此次合併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五年間,小天鵝與美的關聯交易規模不斷攀升,根據小天鵝2017年年報,小天鵝向美的及其子公司出售商品/提供勞務33.53億元,佔其當年營收的15.68%。

小天鵝洗衣機年產量的1/3需貼美的商標,相當於美的的“洗衣機加工廠”。這對小天鵝的生產力及盈利能力,都造成了一定損傷。

風雨40年,無錫小天鵝這次真的要飛走了

業內人士稱,大量的關聯交易還可能會使潛在的客戶不願意同公司進行交易。因此,如果此次重大資產重組能弱化小天鵝對於美的依賴的話,小天鵝的市場競爭力也會得到增強。

另一方面,2013年以來,小天鵝在手貨幣資金始終高於15億元。2018年半年報顯示,小天鵝的賬面貨幣現金爲17.04億元,此外,董祕還宣告稱,公司在手資金多達130億元,一部分將投資於結構性存款,一部分將購買理財。

同樣現金流充沛的美的當然沒必要“殺雞取卵”,但合併後若能將小天鵝納入集團“智能家居+智能製造”的藍圖,或許將有效提高小天鵝資金使用效率,爲其“專業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小天鵝還要多久“飛走”?

發行新股實施換股合併的手續相當繁瑣,除雙方董事會、債權人、股東大會、雙方所在地方政府、證管辦及中國證監會批准外,涉及外資併購問題,還必須經過商務部的審批;在合併過程中涉及到國有資產,可能需要國資委的批准。從合併預案公告到合併獲准實施也耗時良久。

從A股合併案例來看,濰柴動力吸收合併湘火炬歷時約8個月;中國鋁業換股吸收合併蘭州鋁業、山東鋁業歷時約5個月;上海電氣換股吸收合併上電股份耗時一年有餘。而美的作爲“入摩”股票,停牌超過50天將被從指數中剔除,合併方案何時“落地”,股票何時復牌,不知美的是否已經心裏有數。

小天鵝被美的收購之初,曾有媒體報道稱:“進入美的的小天鵝,註冊地在無錫,員工就業、上繳利稅也都還在無錫,希望大家不過於強調本土性,包容看待企業發展。”

但如今,這隻小天鵝,是真的要飛走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