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妹子说她太爷爷的故事。 她家祖上虽然算不得世代簪缨也是书香门第,几辈子都有人做官。那个时候做官是个很发财的行业,即便是清官,当然你不能清到海瑞的程度。 虽然做官,她家在乡里口碑也不错,因为挺爱做善事的。既然如此大家就可以想到,他家应该有点宗教信仰,的确,他家比较崇敬道教。只要是有道士化缘一定远接高迎,听说哪里有道士有本事,也一定去拜望。这样的后果就是招来不少骗子,她家虽然上了几次当依旧痴心不改。 某天来了个小伙子,自荐来的,说自己是某位神仙的弟子,来渡化她家。她家上当多了也会含糊,虽然接待还是很隆重,但是并不他说是神仙的弟子就信他是神仙的弟子。于是小伙子表演了几个法术,妹子能描述的就是类似小搬运之类的,她家一看很信服,于是恭请小伙子住下来。 住下来他除了每天打坐两个时辰以外,就是各处走走,在外面做好事,比如给穷人点钱之类。妹子家要给他钱零用他也不要。来的时候什么行李都没有,也不知道他的钱从哪来,后来一想他会搬运法,要钱还不容易吗?某天家里一个后辈说走嘴,问了他这个问题,他说没有用搬运法,不然不就是偷窃吗。总之他谈的都是很正道的东西和话题。 后来某天家里修房子,工人一个不小心,整个房梁掉下来,人倒是没伤着,旁边有只搬运木料的驴给压在下面了。这样也可以看出她家的富裕,并不是正房,一根房梁就能把驴压倒。驴这种动物力气比人大得多,能把它压倒的房梁,足有快千斤重了。这里说明一下还不是从三米左右的高度落下来的房梁,那样动能比较大,是人们已经落到一半,也就是一人来高的高度。这样和驴背也就差一尺多点,所以驴筋骨没有受伤,可是挣扎不出来。 大家手忙脚乱的找工具,想把房梁绞起来。这时那个小伙子过来了,说不用,让众人退开,他随随便便一伸手就把房梁掫起来,就像普通人扶起个凳子那么简单。众人都看傻了。家主,也就是妹子的太爷爷懂行,知道搬运之类的可能是障眼法,这种实在力气必然是很高深的法术。以后更敬重这小伙子。一住半年,他天天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这小伙,求拜师,小伙总是不置可否。 这天来了个小孩,看着也就5,6岁,蹦蹦跳跳进了他家,管门的没看住,赶紧追进来。小孩身子小跑得快,东一钻西一钻的,管门的大爷追不上,气的直喊。妹子太爷爷正在看书呢,把他吵了出来。他当时30来岁,因为爱修行也没娶媳妇,在当时算大龄未婚男青年了,喜欢小孩,叫住管门的,问小孩你谁家的?小孩说真不懂规矩,看见我老人家也不行礼。太爷爷憋不住乐,问您老人家贵庚。没想到小孩还懂,跟他说你甭管我多大,听说你们这有个有劲的,叫出来比比。太爷爷一时没明白过来,小孩看他傻站着,自己往内院跑,一边跑一边喊,真把那个小伙子喊出来了。 小伙子出来以为是亲戚家熊孩子呢,没在意,对跟在后面进来的太爷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太爷爷还没回答,小孩先说要比比力气,小伙子笑了,问怎么比?小孩左右看看,看旁边有个编花圃的竹棍,20厘米左右,估计不到一两重,他去捡起来摇晃半天,问小伙子你拿得动吗?旁边看的人都笑了,小伙子也笑,说你给我吧。小孩把竹棍放在台阶上退开。小伙子过去,用尽力气拿不起来,众人都大惊,嘁嘁喳喳的议论,小孩不爱听了,随便指着一个丫鬟说要不你试试,丫鬟哪敢啊。小孩一个劲让她去,太爷爷看着奇怪,也就叫丫鬟去。家主吩咐不敢不听,丫鬟过去,小伙子还在全神贯注的拿竹棍呢,丫还过来叫了两声他才听见,退开。丫鬟卯足了劲一拿,不料竹棍轻得很,一下把自己晃倒了。丫鬟是倒退几步摔倒的,旁边别的丫鬟扶她起来,顺手一扫,竹棍滚出去好远。别的仆人看竹棍正常轻重,就有胆大的拿一拿,果然和普通竹棍一样。这时候小伙子脸都气白了,厉声问小孩你是谁?小孩说你把药给了他们吧。这话一说小伙子转身就跑,他想穿过屋子从后院逃走,小孩不知道怎么一伸手,小伙子就只能在原地做动作,一步也跑不开。小孩这时候严肃了,叫他回头,你看看我是谁?小伙子一看吓得跪下。小孩说还不快去,小伙子答应一声,起来走到后院,众人都跟着看。 只见他到了后院的井边,双手放在井口上晃了半天,小孩才又恢复嬉皮笑脸的样子。小伙子回过身看着小孩,样子很害怕很可怜,不敢说话,意思是我能走了吗?小孩自己玩自己的不理他,小伙子也就不敢动,众人看着都奇怪,玩到快吃饭的时候,小孩貌似不耐烦了,说你怎么不学好啊,说着伸手拍拍自己的胸口,就像动物世界里大猩猩那样。小伙子也不知道怎么藏的,忽地从他身上蹿出一条黑蛇,足有两米长。众人吓得四散奔逃,小孩指了指,黑蛇从旁边爬走了,后来问街上的人,都说没看到,小伙子眼耳鼻口都流出血来,小孩说你去河边洗洗回家吧。小伙子就那么流着血走了。 太爷爷和大家都被吓得说不出话,小伙子走了,小孩也要走,太爷爷醒过味赶紧拦住,知道这是神仙,想请他住下,小孩撇撇嘴,说你家又不好玩。太爷爷刚想跪求小孩一溜烟也跑了。 当天晚上开始,太爷爷家里无论主人仆人都开始上吐下泻,十来天才逐渐痊愈。经过这事太爷爷更信教了。立志不娶,结果人老了意志薄弱,60来岁的时候没坚持住,才生了这个妹子的爷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