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能力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山东诸城市以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试点市为契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保障、抓好示范创建、营造支持氛围等措施,有效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健康保障。

一是政府主导,健全工作体系。健康促进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诸城市积极落实“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科学、规范、有效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将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复审、健康促进示范市、健康城市创建等工作列入政府公开承诺的便民利民工程,纳入各级政府、部门议事日程,全面形成了卫计、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单位相互协调、联络、督导、考核、报告的工作制度,有效做到了多渠道发现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让更多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相关部门单位立足工作实际,加强环境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预防和减少伤害,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

二是明确职责,形式多样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卫计、教育等部门和各镇街(园区)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一是卫计部门在电视台、报社开辟健康知识宣传专栏(刊),加大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行为促进力度,提升群众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能力,已开展专项宣传活动216期。二是联合教育部门在学校开展以健康教育知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已通过在校学生发放《居民健康知识手册》15万册。同时,以牙齿窝沟封闭工作为抓手,大范围传播牙齿健康知识,同步提升学生及其家长的健康素养,已检查学生44255人,封闭42210 人,封闭率达到95.38 %,建档率为100%。三是联合镇街政府举办社区慢性病防控知识讲座,不定期向居民发放合理膳食、减盐防控高血压等宣传材料,推动居民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市已建成健康促进医院22处、健康促进学校17处、健康社区17处、健康促进机关12处、健康促进企业5处。

三是创新方式,构建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卫计部门依托社区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组建的284个家庭医生团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施动态监测,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检查,对慢性病防控进行属地化、签约式管理等多种措施,大幅提高慢性病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同时,借力使力,将健康促进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和国家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王玉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