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仙岩人文】三姑潭,三女子千里尋親,卻在此地留下一段佳話……

秦福元/口述   黃衛東/整理

    在仙岩山積翠峯的懷抱裏,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千年古剎——聖壽禪寺,出寺院不二法門往東行數十步,便到了綠外樓跟前,在其身後,那汪汪一碧的便是仙岩梅雨潭景區五潭中最低處的一個潭——三姑潭

古人有詩云:

一泓清影半山開,可是曹溪衍脈來?

姊妹止觀隨泡解,笑渠流瓣出天台。

從這首詩裏,我們不難揣測出三姑潭何以得名了。而於此潭得道的三位仙姑又緣於仙岩寺北宋初期一名德才兼備、德高望重的高僧:楞嚴遇安禪師。

▲祕境仙岩

▲三姑潭口望浮屠

    相傳,遇安禪師伏虎後,經常騎虎沿溪朝出暮歸。一則化點齋緣,二來看看村民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譬如驅虎咬死專喫孩童的野豬精、召集寺僧幫助村民拔草插秧便是流傳至今的安師好善之舉。每月初一、十五晚上,遇安禪師便將他生平所學、所悟之道在伏虎寺裏傳授給廣大的信衆。在遇安禪師主持仙岩寺期間,其名聲朝野皆知,信徒、香客不計其數。仙岩寺香火鼎盛一時,四面八方慕名前來聽法受教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在盛夏的一個夜晚,皓月當空,蟬鳴聲不絕於耳。當時寺院裏常住僧衆已達300餘人,信衆更是齊聚一堂,甚是悶熱。遇安禪師便將這一干人等召集到寺東潭邊一片開闊的場地落坐下來,聽他說教。時至深夜,突然,聽衆之中有三位女子異口同聲地說她們已經悟道,隨後便不約而同地入潭化解而去。衆人皆詫異不已,遂拜請師父開示。

▲輕紗綠帳

原來這三位仙姑來歷可不一般呢!

    且說當初,在閩北的一個小縣城裏,一個大戶人家,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書香門第。主人飽讀詩書,行善鄉里。其膝下育有一兒一女。其子成親後不久,便赴京城趕考。誰料此子一去三年五載杳無音信。可把家裏人急壞了。其妻決心北上尋夫。小姑子爲嫂子的決心所感動,也毅然決然地帶上貼身丫環陪同嫂子一起上路,進京尋兄。

    這一日,正好是農曆十五。姑嫂及丫環三人途徑仙岩,看見很多路人都雙手合十、口誦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朝東邊的山腳走去。她們順着人流的方向望去,頓時驚訝不已——

    不遠處,崗巒起伏之間,滿目翠綠。山形奇妙,恰似羣獅嬉戲其間,各具形態:有的昂首西望,有的伏視眈眈,有的耍弄繡球,有的側臥窺探……實在是惟妙惟肖,憨鞠可愛!

    山腳下,蒼松翠柏之中,廟宇莊嚴。香菸嫋嫋,梵音悅耳!

    這些天只顧着趕路,哪裏還有心思去欣賞沿途的風光。沒想到在這裏卻有如此令人心動的景緻!她們一合計,便決定隨着這些信衆一同前往一探究竟。

    很快,她們仨就進到寺院。頓時,寺院恢弘的規模和滿院的信徒香客讓她們睜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從未見過如此場景!過了好大一會兒,當一個小沙彌來到跟前,很有禮貌地詢問時,方纔回過神來。寒暄之後,小沙彌引她們到知客房登記,見一師父正埋頭書寫。當他抬頭一看來客,雙方都驚呆了——正是日夜思念的親人啊!姑嫂二人瞬間便跪倒在地,暈厥了過去。這位師父忙叫小沙彌和丫環把她們攙扶到廂房躺下,再請人弄來兩碗安神養氣的草藥湯喂她倆喝下,交代丫環關照,自己又去忙碌了。直到晚飯後,師父纔過來領她們出寺院後門到潭邊僻靜的地方,把這幾年的境遇與出家的原委向她們一一道來。

    當年他進京趕考,卻名落孫山,非常失意,覺得愧對家人。但又強烈地思念年邁的父母和家中的嬌妻、聰穎的小妹。回程中,心中矛盾至極,亦痛苦至極!正當他的思想徘徊不定的時候,已行至大羅山山腳下,忽然想起曾在趕考路上就耳聞了仙岩的美景和軒轅氏於此煉丹成仙的傳說故事,便決定去山上尋幽釋懷、問道解惑。

    說來也巧,遇安禪師自從白雲庵被裏人請來住持仙岩寺,近幾年擴建中興,聲名遠播。來訪者、皈依者不計其數。遇安禪師正需人手打理寺院各部,這日卻在梅雨潭邊見到這位失意後生,心中一喜:緣來就是你!就這樣,經遇安禪師的點撥之後,這位失意後生已然頓悟,隨即皈依並遁入佛門。

    聽完夫君的境遇,妻子傷心欲絕,再次暈厥。小妹也哭成了個淚人兒。而這位已出家的師父卻很平靜,雙手合十,口唸“阿彌陀佛”便離開了。小妹急忙招呼丫環攙扶起嫂子起身跟隨其後,來到潭邊的寬闊地帶。只見遇安禪師正端坐高處給衆弟子、信徒講經說法呢。她們也找了個地方坐下來,認認真真地聆聽法師真言。時至深夜,姑嫂二人攜丫環一齊起身向遇安禪師三拜,再向出家的親人三拜,又異口同聲地說道:“我們已悟真諦,就此別過了!”說完便縱身躍入潭中。

    其時,潭水甚是清淺,什麼東西掉進去都可看得見,可這三位女子跳進去之後,卻沒了蹤影,只看見無數泡沫冒出水面。遇安禪師隨即招呼衆人安坐,說:“善哉!善哉!此乃修煉了三百年的三位仙姑,今日來此得證正果!這潭以後就叫‘三姑潭’吧。阿彌陀佛!”

▲三姑潭情緣

    自此,三姑潭潭水變得比以前更加清澈,潭的形狀恰似古代女子頭朝北、面向東側臥的身姿。你若站在潭西邊翠微嶺上俯視,三仙姑的形姿甚是逼真。更神的還有,到了晚上,特別是盛夏的深夜,你若在潭邊靜靜地聆聽,還能聽到三姑喁喁細語呢。

▲歡樂三姑潭

    難怪前人每每來到三姑潭,免不了要憑弔一番。明萬曆間,本縣僉都御史李維樾記曰:

幻軀曾向清潭流,已識三身即化身。

不道只園餐乳後,更從波底覓紅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