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度落后被动打不开局面,到逆转成功大比分胜利,中国男篮是怎样实现上下半场的局势扭转的?

这还要从开局阶段说起。

李楠在开局排出了内线双塔,易建联和周琦一老一新两位具有Nba经验的中锋联手出战。从高度上看,他们对篮筐的保护没有太大问题,科特迪瓦队也很难直接攻击篮筐。但问题出现在二人的站位上,阿联和周琦都采取了低位的进攻站位,但对方通过体重和力量一对一就可以将他们顶住,而这种站位也将本队两侧锋线突破进攻路线封得较死。

科特迪瓦压制住中国队内线,外围防守也扩得很大,可以看到中国队外线被打得像业余选手一样,球传来传去没穿透性,即便有时传递到内线也无法攻击,只得再传出来。

中国队在第一节进攻打得很艰难,阿联手感全无,周琦像柔软的白腊条,只能靠翟晓川突袭底线得分。进入第二节之后,可见李楠的调整还是比较到位和准确——中国队加大了外线强行突破的次数,虽然说个人得分的能力并不是中国队强项,但这一变化缓解了内线的压力,撕破了科特迪瓦队的防守层。

科特迪瓦队球员大都在法国联赛效力,个人能力和技术水平都不错,但这支国家队还是非常粗糙,打法简单,一旦对手出现变化之后,相应跟进能力似乎还差些。

在通过外线内插打破局面之后,中国男篮在中场时追平比分,这给了球队松弛身心和调整战术的契机。中场休息后中国男篮两个内线的抢位不再是统统抢低位,而是一上一下高低位相互接应,同时留出了一侧突破空间给锋线,这就让科特迪瓦队的防守顾此失彼,对中国队的外线防不了,内线也被“凿”开。

从中国队内线特点来看,易建联、周琦也好,王哲林也罢,力量和体重上都处于下风,缺乏统治力,但目前中国内线都具备很好的手感,应适度拉开空间,给锋线创造突破分球的机会。

由于丁彦雨航和周鹏因伤缺阵,中国男篮三号位缺乏有冲击力的队员,但李楠手里有几把犀利的“小刀”,“大侄子”郭艾伦、赵继伟等虽不似黑人球员有很快的绝对速度但都非常“活”,中国队可以多利用高位掩护、挡拆制造出进攻空间,突和分结合之后,整个队伍的进攻就顺畅多了。

从世界杯首日比赛来看,中国队同组另外两个对手都不弱。

波兰队高、壮、准,具备强队的气势和风范,他们在内外线的压迫都令人毛骨悚然。同时,在战术打法上波兰队也相对成熟,这个对手很难对付。

委内瑞拉队年龄偏大但非常有经验,个人能力也不错。他们开局三分敲门,给波兰队造成一定的杀伤。在国际篮联规则下,远距离得分对破联防以及破对手贴身缠斗非常关键。首日比赛中,多队都采用投三分的打法作为整个战术逻辑的开端。

不过最后取得胜利的,都是那些技战术打法丰厚,对比赛更细致更有耐心的球队。

赛中,中国队力量是绝对处于下风,对抗无任何优势,在对手压迫下,战术很难顺畅执行。但中国队的优点是战术纪律好,打法也丰富细致,防守高度和外线“机灵”是突出优势。以首场的表现来看,战胜委内瑞拉队的把握较大,争取在波兰队身上创造一把“奇迹”,为冲击八强创造一下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