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宁县蓝田镇迪岭村周村村民小组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徽派民居,历经风雨沧桑,留下静谧与祥和。这就是清华大学老校长周诒春故居。

故居四周山林青葱,一条清澈小溪绕屋而过,老宅前种大片茶树和菊花,两侧山脚下还分别建有一口山泉井。走进故居,二层砖木建筑,有前后厅、两天井,二进三开间,屋内很多木质结构已重新修缮。故居日常看护人、周诒春侄孙周讨饭介绍,故居由周诒春父亲周聿修建造,当年周聿修到湖北汉口经营茶叶,“听说开了18个店面。”

周诒春字寄梅,1883年12月生于汉口,190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入威斯康辛、耶鲁等校学习教育、心理等专业,1909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又通过考试被清政府授予文科进士。周诒春曾担任孙中山先生英文秘书,30岁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任4年余,对清华大学有不少贡献:最先提出把清华改办成完全、独立的大学,让清华告别旧时代;筹划并主持修建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和大礼堂,这些至今仍是清华校园中的风景;提倡“德智体三育并举”,推行完全人格教育,德育方面推行“端品励学”,体育方面推行“强迫运动”,注重将学生培养为爱国、拥有良好社会公德与协作精神的现代公民;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清华校训,鼓舞一代代清华人。除担任校长外,周诒春一生中还担任众多要职,为官清廉,不事积蓄,不置房产,办事才干和优秀品质赢得广泛赞誉。

血浓于水的桑梓情,使周诒春不止一次在各种文书上署“安徽休宁周村人”,还留下一桩桩情系桑梓的佳话。1916年1月,当时周村后黄岗山被乱砍滥伐,周诒春知情后致函保护,引县里重视,立“奉县示禁”碑,原件现存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周诒春生前两度回乡,留下珍贵记忆。周讨饭介绍,周诒春回家住过两次,第一次是周诒春母亲去世,回乡安葬,第二次是回老家为侄子分家。

2009年8月,在休宁县委、县政府重视和支持下,蓝田镇政府完成周诒春故居住户搬迁及整体收购工作。2009年11月,周诒春故居修缮社会筹资活动启动。2010年3月,周诒春故居开工修缮,当年6月竣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