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文人名叫王同轨,此人是湖北黄冈人,他博学多才,诗词歌赋俱佳,而且著作丰富,是当时文坛上的一个大名人,明末的文坛盟主钱谦益也对王同轨的才华赞不绝口。然而王同轨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只是做过几年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主城西部)知县,后来厌倦了官场倾轧,心灰意懒,于是辞官归隐,一心著述,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史料笔记《耳谈》。

王同轨的《耳谈》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涵盖了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记载了很多王同轨本人亲自目睹和听说的奇闻异事,堪称是了解明代历史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得意之作。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个真实事件,好让大家一睹此书的风采,顺便增长一下茶余饭后的谈资。

王同轨在《耳谈》中记载说: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字叫做杨应龙,杨应龙是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人,是个进士出身的才子,官居始兴县(今广东韶关始兴县)令。一次王同轨路过始兴县,就去杨应龙家做客,杨应龙作为东道主,热情招待了好友王同轨,酒足饭饱之后,杨应龙得知王同轨在搜集奇闻异事,就开始向王同轨讲述发生在自己祖宗身上的一件真实事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杨应龙对王同轨介绍说,杨应龙的祖先(以下简称杨某)本是柳州的一个普通百姓,以砍柴种田为生,日子虽然清贫一点,但是过得也还算安稳。一次杨某去山中掘地栽种竹子,才挖掘了不久,就听到了当的一声响,杨某还以为是铁䦆头砸在了石块上,就马上挖开铁䦆头周围的地面查看,这才发现,下面居然埋着一个巨大的石瓮。

杨某很开心,还以为石瓮里面埋着金银,就马上打开了石瓮的盖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一块银子也没有,只有几百个三寸长的大米一样的东西,只是体积比普通大米大了几十倍。杨某是个穷人,他见石瓮里面虽然没有金银,但是见到这么多巨大的“大米”,也很高兴,因为这些“大米”煮熟,足够一家人吃好几天了。

于是杨某也顾不上挖地种竹子了,他马上找来布袋,将这些“大米”全部带回了家,回去之后,磨去了“大米”外面的硬皮,然后放入铁锅,用水煮熟。等这些“大米”煮熟之后,杨某先尝了一口,发现果然和大米一样可以吃,而且味道更好,“去肤熟之,真是大米,香美异常。”杨某是个善良的人,他不仅让自己家人吃饱了大米,还把亲朋好友也叫到家中品尝。后来凡是吃过这些大米的人,都活了一百二三十岁的高龄,没吃上米饭,喝了米汤的也活了八九十岁,(后食者,寿皆百二三十岁;饮其汁者,寿亦八九十。)

这样看起来,这些大米应该是有很高的食疗价值的,只可惜年代久远,如今再也找不到了。博学多闻的王同轨在听了杨应龙的讲述之后,也对这种三寸长的大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藏经》之中记载:“太古之世,谷长五六寸,凡寿皆数百岁。”;而《图经》则记载说:“昆仑之墟有木禾,食者得上寿(上寿就是120岁)。”因此王同轨认为,这些三寸长的大米,也许就是古代一种珍贵大米的遗种,当然这都是王同轨的个人看法,这种“大米”究竟是什么植物的果实,还有待高人的指点考证。

参考资料:《集异新钞》《耳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