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說咱北京人生活過得太簡單了,“說話簡單”、“喫飯簡單”...好像做什麼都很簡單。今兒個,咱就來說說這不簡單的北京人。

都說咱北京人生活過得太簡單了,“說話簡單”、“喫飯簡單”...好像做什麼都很簡單。其實北京人真沒您想得那麼簡單!今兒個,咱就來說說這不簡單的北京人!

說話不簡單

北京人說話時愛用“兒化音”是全宇宙都知道的祕密。北京人有多愛這個“兒”呢?據數據統計,北京人說的話中,平均每30個字左右就會出現1個兒化音。

老外都學會了!~

不過您別看兒化音用着頻繁,可實際上是幾乎沒有規律的,這都是一個字一個字說出來的習慣。打個比方,北京人會說“喫麪條兒”,可絕不會說“炸醬麪兒”!

在生活中,在正式的場合您也能發現北京人嘴裏的“兒化音”又銷聲匿跡了。反之,當一個北京人跟您說話時兒化音也多也能代表着他跟您越親近。

“裝墊兒臺”

所謂的“北京話精髓”,吞音,說着也並不簡單。要快速地說出一段話還得藏起來幾個字您想想簡單嗎?不過老北京人可不愛這麼說話,咱講究的是個字正腔圓,不是嘴裏含着熱茄子!

喫飯不簡單

北京人對炸醬麪的愛是深入到骨子裏的。“煮熟面,倒上醬,拌一拌不就成了?”哪有這麼簡單啊!光是這碗醬,炸起來就有不少講究,用料得用五花肉、炸的時候料不能太多、醬還得...

除了這碗醬,面還得是手擀麪,要喫還就得喫鍋挑兒。面跟醬準備好了,還得弄點菜碼。菜碼有明碼跟暗碼,什麼季節喫什麼都有不同的講究。您說這碗麪喫着多難啊。

咱再說說北京人都無法拒絕的麻醬。澥芝麻醬可是門技術活,擓出來芝麻醬後得加鹽加水,然後順時針攪拌等待麻醬和水相融合。水還不能一次加完,喫個麻醬都這麼麻煩。

其實吧,咱北京人喫飯最麻煩的不是這技術活,而是腦力。一天三頓喫什麼纔是最大的問題,得換着花兒喫,老得想着怎麼換頓兒。您說喫頓飯簡單嗎?

出門不簡單

要想出門那更不簡單了。開車一出小區就開始堵,一路堵到目的地。回家想停車更不方便,就跟搶車位遊戲一樣!嗨,您說我着什麼急啊?北京人都知道什麼叫“搖搖無期”!

公交出行也不像記憶中那麼美好了,現在的公交車已經大都是無人售票了,而且公交車在路上更慢。出門的話還得多帶張公交卡,有些公交車還不支持掃碼支付。坐公交也不簡單啊!

地鐵就更別提了,上車容易下車難。高峯時期的北京地鐵真是超乎您的想象。出門坐地鐵確實時間有保障一些,可路上不堵車裏堵啊。偶爾再碰到個脫鞋的,這一路別提多“享受”了。

地名不簡單

北京的地名曾讓不少網友驚呆了。作爲多朝古都的北京,這裏有衆多城門,儘管城門拆了,可地名也留在了北京。“乘客您好,前門到了,請您從後門下車!”

乘客:我是誰?我在哪?

北京除了“門”多以外,“墳”也多!北京城內有大大小小數十座墳,走着走着可能就經過了一座墳,光是看地圖就讓人瘮得慌。更別提北京人還得經常晚上走過這兒呢!

北京人都說自己詞彙量大,這詞彙量當然也體現在地名上:奤夿屯、苛蘿坨、阿蘇衛、孛羅營...看着地名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到了異國他鄉呢!

而且時不時還會蹦出來個地名,考考您對多音字的掌握程度:大柵(shi)欄(lanr)、錢糧(lòu)衚衕、潭柘(zhè)寺、爨(cuàn)底下村...要想說對這些地名您想想得多難!

交朋友不簡單

要說北京人交朋友,那可真是不簡單。很多時候說着說着就能吵起來了,別說交朋友了,醫院裏面交個病友還差不多。咱們來看個網友編的段子,雖說是段子,可真像生活中的北京人!

北京人:“您好!”

外地友人:“你好!”

北京人心說:“爲什麼說你啊,我說您他說你,這不對等啊。丫是不是看我不順眼?”

外地人心想:“他怎麼說您啊?是不是跟相聲裏面似的寒磣我呢?他是不是看我不順眼?”

北京人:“你丫會說話嗎?稱呼您是最基本的尊重!”

外地人:“你會說話嗎?說你多親近,說您顯得多遠!”

這麼一看,咱北京人可真不簡單啊!想想都心疼自己~以後可別說北京人簡單了,這日子換您來您都過不了!北京人真沒您想得那麼簡單!

北京人:我太難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