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国后的刘禅,倒也没有选择反抗,而是乖乖地按照魏国的要求,举家迁往洛阳。然而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那些食君之禄的朝堂重臣,却都不愿意忠君之事,纷纷选择了打退堂鼓,毕竟他们也知道此去凶险异常。这时挺身而出愿意誓死追随的,却只不过是郤正这样位微言轻的小官。

虽然他的祖父曾当过刺史,但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父亲在蜀汉与曹魏两个阵营左右摇摆,去世的时候,担任的是曹魏的中书令史。然而那个时候的郤正,还留在蜀汉,他的母亲也选择了改嫁,他就成为了孤苦无依的穷小子,完全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在蜀汉朝堂谋得了一席之地。

由于朝政被黄皓把持,为此郤正所担任的,是个俸禄勉强只有六百石的小官。再加上他的父亲此前叛逃,更是让他在人前无法抬头,为此他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做学问上,久而久之就拥有了非常丰富的文学底蕴。为了照顾刘禅的饮食起居,他毅然抛妻弃子,陪伴在主公身边。

到了洛阳之后,正是他的经常提醒,使得刘禅躲过了很多的祸端。此时的刘禅如梦方醒,才知道身边这位,才是真正可以倚仗的股肱之臣,为此叹息良久、后悔不已。虽然他对主公是那样的忠心耿耿,但刘禅为了自保,还是把这个忠臣给卖掉了,然而这非但没有给他惹来杀身之祸,还使他从此青云直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司马昭一直怀疑刘禅的很多话,背后都是有高人指点,毕竟这个后主的智商,自打被摔了那一下以后,一直都是堪忧的。看到司马昭紧逼不让,刘禅只好承认,他的很多主意,都是郤正给出的。听了刘禅此言,司马昭却放心了,因为他也确信,刘禅确实不堪大用,无需在他身上耗费太多的精力。

不过他们的此番对话,却给了郤正脱颖而出的平台。出于对他才能的欣赏,司马昭没过几天,就把他封为了关内侯。看来他跟着刘禅到洛阳,虽然看上去凶险无比,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他还是趋利避害,为自己赢得了正名的机会。

司马炎当上皇帝以后,同样很赏识郤正的才能,甚至还专门下诏夸奖他。此后他就还任命郤正为巴西郡太守,使得他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个官职所享有的俸禄,已经是两千石了。也许他当初挺身而出的时候,谁都不曾想到,曾经郁郁不得志的他,还能凭此跃上人生巅峰。

备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