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时候的刺客,很多人会想起聂隐娘身上的那些传奇故事。其实她毕生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刺杀魏博节度使。为了尽快稳定政局,安史之乱过后,朝廷对于那些降将叛将,非但过往不咎,而且有很多都委以重任,田承嗣的节度使之位,就是这么得来的。按理说皇帝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他完全应该洗心革面、效忠朝廷。

然而他愣是把自己镇守的藩镇,搞成了一个连税赋都不上缴的独立王国。在他离世后,竟然连和朝廷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节度使传给了家族后人。下面的臣子,居然也敢搞起世袭,皇帝碍于实力不济,也是有苦难言,只好听之任之。传到田季安手里的时候,魏博这个藩镇,已经被田氏一族统治了40余年,这就是聂隐娘登场的背景。

不过她不是今天要说的话题,这里主要说的是田兴,他也是首任节度使田承嗣众多侄子中的一个。他这个人虽然能力很强,却总是不声不响,表现得特别低调内敛,这与他此前比武夺魁有关。回家后他非但没有得到奖赏,还被哥哥打了一顿,告诫他要想活下去,就不能锋芒毕露。事实上哥哥此举,完全是出于对他的爱护。

也正因为他变得更加低调,为此才在数次的家族内部争权夺利中,没有沦为骨肉相残的牺牲品。然而时间一长,还是被田季安给猜忌上了。他认为这个叔叔是在收买人心,于是就把田兴贬到了边远地区,还派人在路上等候,想要借机杀了他。然而田兴谨小慎微,躲过了这次暗杀。

在田季安离世后,看到他的儿子田怀谏还是个小娃娃,家奴蒋士则就生出了歹意,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里。由于他的权利来路不正,就在军中招来了很多不满和反对。田季安的妻子觉得这是个绝地反击的机会,就将田兴重新任用回来,让他当上了都知兵马使。

没想到下面的将士们,对此特别的买账,居然就在赵匡胤之前一百多年,就在田兴身上搞了一次地方版的"黄袍加身",请他出面掌管魏博。田兴表示,自己当节度使也可以,但田季安好歹是自家后辈,那属于他们家里的矛盾,将士们不能伤害他们;最重要的,是他要求诸军将士,都要听从朝廷号令。

在得到将士们的许可后,他这才"勉为其难"地当上了节度使。皇帝这边当然也很会做戏,当即就表示了对他的认可,毕竟这样一来,节度使的任免大权,又回到了皇帝手里。其实在田兴的心里,一直是渴望效忠朝廷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带动,其它节度使也不好反抗朝廷了,风雨飘摇中的大唐,这才赢得了苟延残喘的机会,国祚也得到延续百年之久。返过头来看,这个节度使的归顺,真的是功不可没。

备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