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淶水縣太平村

寧死不屈的民族女英雄楊懷英

楊懷英(1912.6—1967.9.7),女,淶水縣太平村人。13歲時成了涿鹿南山板鋪村趙連隆的童養媳。1938年,趙連隆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任村除奸組長,並加入了縣抗日聯合會。1939年,趙連隆任涿鹿縣2區農會組織委員。楊懷英在丈夫的幫助和影響下,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區鄉幹部經常在她家開會,她便站崗、放哨、燒水、做飯,發現敵人及時通知幹部轉移。

1940年秋,侵華日軍在板鋪附近的李家堡安置據點,抗戰形勢惡化。12月13日,楊懷英的丈夫趙連隆和王連基被捕,犧牲在呂家灣村。楊懷英含悲掩埋了丈夫和同志的屍體,繼承丈夫遺志,堅決跟共產黨走,積極投身到抗日鬥爭中去。她經常和黨組織及八路軍聯繫,並主動承擔些抗日工作。當地的地主、漢奸對她懷恨在心,施盡一切惡毒詭計威逼她改嫁或遷居離開板鋪,都被她拒絕了,堅決留在板鋪,堅持抗日工作。

1942年9月14日,楊懷英去西安寺八路軍聯絡站送情報,在歸途中被日軍抓捕。日軍把她吊在房樑上用棍棒毒打,逼她說出八路軍的情況,棍子打斷,繩索勒,幾次昏迷過去,日軍又用涼水把她澆醒,逼問她:“八路軍到板鋪與誰接頭?”她仍說:“不知道!”日軍又把她婆婆和孩子叫來,對她做軟化工作。楊懷英堅定地對婆婆說:“娘,您給拉扯這個孩子吧,等他長大了,不要瞞他,就告訴他爸媽是怎麼死的。”敵人用香火燒她的手,用錐子扎她的膀子,把她吊在樹上打“鞦韆”,把她拉到山坡上,脫下衣服,讓寒冷的大風吹刮,讓狼狗咬她,……一切毒打、刑罰都用上了,楊懷英始終沒有屈服。敵人用酷刑對楊懷英進行了4個多月的逼供,使盡了伎倆,還是什麼也沒得到,只好把她軟禁起來。

1943年春,楊懷英趁李家堡的婦女們到楊家坪天主教堂去唸經之機,冒着生命危險混在人羣裏跑了出來,直奔抗日根據地岔河村。爲了表彰楊懷英身陷囹圄、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1944年10月,冀察行署在淶水縣召開英模大會,授予她“民族英雄”榮譽稱號。會後淶水縣委批准她爲中共黨員,並號召全縣人民向她學習。同年12月,楊懷英又出席了晉察冀邊區羣英會。1945年1月起,楊懷英先後任淶水縣6區婦聯委員,淶涿縣5區婦聯主任、副區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石家莊第一糧庫股長、河北軍區後勤部後方分院保管員、河北省直屬機關西醫門診部政治幹事、河北省獻縣普濟醫院和河北醫學院結核病醫院保管員。在工作中她嚴於律己,作風正派,艱苦樸素,平等待人,始終保持着抗日戰爭時期那股革命精神和黨的優良傳統。

1966年,在結核病醫院工作時,不幸染疾。1967年9月7日病逝於河北醫學院附屬二院,享年55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