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特聘教授、研究员王浩,并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与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交流。

王德滋院士是我国著名岩石学家,长期从事花岗岩与火山岩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华南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与成矿关系等。在王德滋院士家中,徐延豪询问了王院士的身体和生活近况,详细了解求学历程、科研近况,以及对科协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代表中国科协送上诚挚的祝福。

看望慰问王德滋院士(刘成贺摄)

九十岁高龄的王德滋院士满怀激情地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常怀远大理想,保持科研自信,勇于开拓创新,既要注重基础研究,深化国际合作,也要关注民生应用,参与产学研结合,瞄准国家所需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王德滋院士身体力行参与科普事业,积极参与推进南京地质公园建设、撰写科普作品,他希望全社会更加重视科普人才的教育培养,鼓励更多地科技工作者关心科普、支持科普、参与科普。

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徐延豪一行看望慰问王浩教授。王浩教授出生于80后,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省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长期从事桥梁风效应及其监测、高铁桥梁智能建造等研究。徐延豪详细询问了他的所思、所想、所盼,特别关心他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王浩介绍团队工作(刘成贺摄)

交流中,王浩介绍了团队概况、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情况。他说,科协组织为青年人才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支撑和良好条件,自己依托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组建了江苏省风工程专委会,并逐步形成省内多所从事风工程研究的大学公共平台,创新争先奖、青年科技奖、青年托举工程等人才奖项也为自己的青年学术团队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徐延豪表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大批有志向、有作为、敢担当的科技工作者,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将个人奋斗和价值实现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建功立业新时代,勇做时代弄潮儿。他希望科协组织要牢牢把握科协组织政治属性,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努力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升级版,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向世界科技舞台中央提供支撑、注入活力。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长郭哲,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以及江苏省科协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看望座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