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全国各地气温逐渐下降,大部分地区已全面入秋,当然有些地区可能已经跳过秋天,开始下雪了,比如漠河。

27日,漠河迎来了2017的第二场雪,没错!已经是第二场了,第一场雪早在8月28日的时候就下完了……

春捂秋冻,冻到几度合适?

好了,说回秋季,今天小编和大家聊聊“秋冻”这个话题,民间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那么,究竟怎么才算“秋冻”?“冻”到什么程度合适?

什么是“秋冻”?

——适当冻一点对健康有好处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究竟应该怎么“秋冻”

——避免过早加衣,锻炼耐寒能力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著名中医养生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提醒虽然说“春捂秋冻”,但秋冻要适当。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秋天衣服既不能骤增,也不能骤减,以免受寒。

春捂秋冻,冻到几度合适?

“秋冻”到什么时候?

——气温达到10℃左右要停止

科学秋冻要看天时。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下降不明显,无需匆忙加衣。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正是秋冻的较佳时期,青壮年穿衣可以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晚秋(十月中下旬),气温迅速下降、早晚温差大,此时不宜再进行秋冻,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避免因受寒引起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疾病。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16℃以下最好不穿短裤、裙装,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

科学“秋冻”有禁忌

——这5个部位不能受冻

专家提醒,身体有五个部位比较脆弱不能受“冻”。

一是头部,秋季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二是颈部,注意保暖,否则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三是腹部,因肚脐皮下没有脂肪,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

四是关节,受冷袭击易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五是脚部要保暖。

春捂秋冻,冻到几度合适?

所有人都应该“秋冻”吗

——3类人不建议“秋冻”

秋冻也因人而异,各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和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对于那些正在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秋冻往往会适得其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