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爲《華爲手機的“蘇南模式”》的文章在網上引發了關注,很多讀過的網友都表示該文觀點非常有見地,提出的問題也是一針見血。那麼,這個文章到底說了什麼呢?華爲手機和蘇南又有什麼關係?

造假、誤導層出不窮,網友深度剖析華爲手機的“蘇南模式”

文章中,作者以深受“蘇南模式”影響的太湖爲引子,闡述迫於經濟和市場壓力,過去大多數地方政府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企業都睜隻眼閉隻眼的情況。進而引申出如今部分手機廠商似乎也陷入了這種模式。在市場和經濟雙重壓迫下,跑分造假、照片誤導等現象層出不窮,對於這種現象帶來的“環境”污染,更多的人也都是選擇睜隻眼、閉隻眼。

造假、誤導層出不窮,網友深度剖析華爲手機的“蘇南模式”

而在其中,表現的最爲突出的就要數華爲手機了。比如,華爲集團財報顯示,營收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但效率卻變得更低;雖然在研發方面投入很大,但是其“面子工程”—銷售和管理上的費用(營銷費用)1051億,高於其研發費用。

造假、誤導層出不窮,網友深度剖析華爲手機的“蘇南模式”

更加有問題的是,在商業戰場上,一旦成爲頭部玩家,在如何保住鐵王座這個問題上,很多企業除了帶着團隊奮勇直前發起衝鋒外,還會投機取巧地隨便拉一朵或人爲製造不屬於自己的“五彩祥雲”扣在自己頭上,供衆人膜拜增加神祕感和江湖地位。

造假、誤導層出不窮,網友深度剖析華爲手機的“蘇南模式”

就拿最近的“GFK假數據”爲例,一個只要會小學算數的人都能發現貓膩的假數據,卻被餘承東等華爲高管瘋狂轉發,最後慘被GFK官方打臉。一場簡單的鬧劇,說淺了,只是一次判斷失誤,說深了,是不是華爲管理層對市場的認知已然失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