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對話,雖然風輕雲淡,天馬行空,但兩個人其實是針鋒相對的,馬雲的觀點是認爲人工智能還是人類的工具,爲人類的未來提供服務,馬斯克繼續保持他的人工智能威脅論和神祕論

其實馬雲的觀點更符合當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的觀點,硅元素或金屬的機器覺醒成爲生命,目前沒有科學的路徑來實現,就如同在當前的自然條件下點燃一根鐵軌,沒有科學的路徑實現一樣,馬斯克在產業上很成功,但馬斯克營造的AI威脅論和神祕論,要不是他對人工智能基本原理有偏差,要不就是他拿人工智能來做營銷。

生命的產生本質上是個化學問題,而不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用算法能夠驅動,正因爲這個領域的專家對此無能爲力,所以99%以上的人工智能和計算機領域的專家是不會認爲人工智能和機器能夠被激活成爲生命

智能,也可以分爲低級、中級和關鍵的智能因素,往往關鍵的智能因素與生命的特徵有關,目前人工智能所能發展的都是低級和小部分中級的智能因素。

但是鴻溝以內的核心的智能因素一直沒有突破,這個突破,不是算法能夠解決,而是受制於當前自然的環境和化學因素。

其實會真正給人們科技壓力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愈加複雜化和智能化的互聯網。當人工智能通過互聯網與危險物品捆綁在一起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大的風險,譬如水庫大壩的提升,原子彈的發射。

目前人工智能領域正是處在發現人工智能領域空氣動力學之前的夜晚,當我們瞭解了飛行空氣動力學之後就知道,在什麼條件下可以飛行,在什麼條件下,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飛行不了。

後來才發現,無論我們怎麼研究翅膀都不會解決飛行的問題,就像今天無論我們怎麼研究大腦,也是無法去解開智能之謎一樣,人工智能領域空氣動力學這樣的基礎原理

所以只有當人工智能的空氣動力學,出現後,我們就可以更爲精確的解釋,爲什麼,碳基可以形成生命而硅基,鐵基在當前的自然條件下,沒有辦法被激活,形成生命

最後總結,目前擔心機器或AI變成生命,就像我們現在堅信一塊石頭,或者一座大山,在無數年的被雷擊之後,一定會變成一個有生命的石頭人一樣,這種堅信目前沒有任何的科學路徑和相應的科學原理,這種堅信,在當前不認爲是合理的。

關於馬雲與馬斯克對話的詳細內容請點擊:馬雲與馬斯克對話實錄

《崛起的超級智能》一書主要闡述當今天人類爲人工智能的春天到來而興奮,爲人工智能是否超越人類而恐慌的時候,一個更爲龐大、遠超人類預期的智能形態正在崛起,種種跡象表明50年來,互聯網正在從網狀結構進化成爲類腦模型,數十億人類智慧與數百億機器智能通過互聯網大腦結構,正在形成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超級智能形式。這個新的超級智能的崛起正在對人類的科技,產業、經濟,軍事,國家競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劉鋒 推薦專家:張亞勤、劉慈欣、周鴻禕、王飛躍、約翰、翰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