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與阿里勢同水火:王興評價馬雲“誠信有問題”的背後邏輯

文/孟永輝

有關美團和阿里的恩怨由來已久,但是由於兩家公司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當中的地位,因此,他們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外界的諸多關注。日前,美團點評CEO王興的一則採訪再度引發人們關注。

王興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表示,直到今天他依然認爲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存在誠信問題。王興表示,馬雲在未獲阿里巴巴董事會批准的情況下剝離了其數字支付業務支付寶(Alipay),此事對中國商界領袖在全球的聲譽造成了持久傷害。那件事發生在2011年,在多數人眼中或許已是陳年舊事,但王興並未拋之腦後。“他們想用謊言矇混過關,甚至想讓政府部門背鍋,說是政府強迫他們這麼做的。這並非事實,”他說。“我認爲那件事的影響至今都被低估了。”

王興對於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此番評價自然引發了對方公司的回應。阿里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企業領導人的境界格局決定了企業的未來,惡意中傷傷害不了阿里。王帥稱,阿里巴巴是美國資本市場上唯一一家市值進入前十名的外國公司。它被“財富”評爲最受尊重的企業。

王帥表示,阿里巴巴在全球範圍內一定會遵守法律規定,哪怕和某些法律有不同觀點和看法。阿里巴巴爲當時的支付寶決定感到驕傲和自豪,同時也贏得了新老股東和董事的尊重和支持!至今當年的董事和股東依然在今天的阿里巴巴董事會上開心異常。

美團和阿里巴巴這一輪你來我往的公關大戰,再度將人們關注的焦點引向了美團和阿里巴巴的陳年舊事。此前,美團曾經在創業早期獲得過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但是由於阿里巴巴要求將美團的程序接口開放給自己遭到拒絕,而與美團鬧得不愉快,最終兩家公司結下了樑子。後來,由於美團投向了騰訊,並且與騰訊開啓了蜜月期,最終讓它與阿里巴巴之間的關係始終視同水火。

此番王興在接受採訪時繼續認定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誠信有問題”自然會再度引發人們的關注。我們暫且不去分辨孰是孰非,單單從這一事件本身來分析這件事情背後的深層次邏輯,從而找到真正引發美團和阿里巴巴口水戰的真正原因。

美團與阿里勢同水火:王興評價馬雲“誠信有問題”的背後邏輯

美團與阿里勢同水火,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如果僅僅只是將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恩怨歸結於早期投資上的不愉快,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無論是對於美團還是阿里,其實現在面臨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在經歷了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後,中國互聯網市場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以BAT爲代表的傳統互聯網巨頭和以TMD爲代表的新生互聯網獨角獸儼然已經成爲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頭部公司。

儘管如此,新老巨頭之間爲了拓展自身的勢力範圍未免有些小磕小碰。因此,如果僅僅只是將美團和阿里的根源歸結爲早期的投資恩怨未免太過武斷,之所以讓王興對阿里耿耿於懷的或許有更深層次的背後原因。

美團與阿里之間的戰役日趨白熱化。王興此次在接受採訪時再度質疑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誠信有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兩家公司競爭日益加劇的表現。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剛剛投資了餓了麼,這家曾經與美團在外賣市場上競爭激烈的對手最後倒向阿里,最終讓美團與餓了麼之間的戰役,演變成爲美團與阿里之間的戰役。

此外,阿里巴巴在投資餓了麼之後將其與自身的口碑網進行了合併,最終美團從當初與餓了麼的單打獨鬥開始演變成爲美團與口碑餓了麼之間的短兵相接。隨着兩家公司競爭的日益激烈,美團和口碑餓了麼不免會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因此,王興對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進行質疑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從深層次邏輯來看,其實這是美團與口碑餓了麼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表現,同樣是美團在遭遇阿里系夾擊之下做出的自然反應。我們都知道,美團去年收購了摩拜單車,但是摩拜單車本身並不盈利。對於正在和口碑餓了麼打得火熱的美團來講,這無疑是一筆賠錢的買賣,對於靠燒錢維持的美團來講無異於雪上加霜。

這個時候,口碑餓了麼對於美團的阻擊自然會引起王興的反應,對於口碑餓了麼背後的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進行質疑自然成爲了一種政治正確。因此,從這個邏輯來看,王興質疑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誠信有問題”其實是當下美團與口碑餓了麼之間戰役白熱化的一種集中體現。

美團正在遭遇阿里巴巴系的聯合夾擊。正如前文所講的那樣,儘管當下互聯網行業的市場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但是,新舊勢力之間的戰役並沒有因此而停歇。爲了繼續鞏固和拓展自身的實力範圍,以新舊巨頭之間的戰役爲代表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團和阿里巴巴正是新舊勢力交戰的突出代表。

此番王興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繼續對阿里巴巴進行評價,其實背後折射出的是美團系正在遭遇阿里巴巴系的聯合夾擊,而且美團在這種夾擊之下過得並不舒服。所以,王興纔會在接受採訪時對阿里巴巴自身的投資風格和公司運行的邏輯進行指責。

從深層次來看,這種評價其實是其對阿里巴巴系公司對美團進行聯合夾擊的一種自然的反應。同樣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新舊巨頭之間拓展自身業務範圍時發生摩擦時的一種自然而然的體現。透過這個採訪,我們可以嗅到兩大體系之間爲了維持自身的勢力範圍進行的回擊和戒備。

美團與阿里巴巴在諸多領域存在競爭且矛盾不可調和。從表面上看,王興與馬雲進行評價是兩家公司創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但是,從商業角度來看,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兩家公司之間在商業上的恩怨情仇。王興之所以會對阿里巴巴的風格如此反感,從很大程度上說明兩家公司在很多領域當中已經發生了短兵相接的競爭。

通過美團的反應和阿里巴巴方面的回應,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出兩家公司其實已經在諸多領域已經發生了競爭關係,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外賣的層面上。另外,兩家公司在這些領域之間的競爭關係而且是不可調和的。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矛盾,而且矛盾如此尖銳,纔會讓美團對於阿里巴巴會有如此評價,而且可以確定的是兩家公司在這些領域之間的競爭是不可調和的。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着兩家公司的競爭日益加劇,還將會有更多領域出現問題,從而再度引發更多的交鋒。

通過分析,王興在接受採訪時對於阿里巴巴以及馬雲的評價,我們可以看出其對於阿里巴巴以及其創始人馬雲的極大意見。但是,我們並不能夠僅僅只是將這種評價停留在王興和馬雲兩人恩怨的範疇,而是要深度分析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對於這個事件有一個較爲全面且清晰的認識。

美團與阿里勢同水火:王興評價馬雲“誠信有問題”的背後邏輯

美團劍出鞘,阿里刀在手,二強之戰還將持續多久?

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從目前兩家公司的表現來看,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那麼,未來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還將會呈現怎樣的狀態?兩家公司之間的戰役還將持續多久呢?

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將會隨着競爭的激烈程度此消彼長。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並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線下的短兵相接的戰役上,而且還體現在線上兩家公司的公關大戰上,從某種意義來講,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會隨着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此消彼長。

未來,隨着美團和阿里系之間的戰役的不斷火熱,特別是以燒錢爲代表的補貼大戰的持續深入,美團和阿里系之間將會發生更大的摩擦,由此,兩家公司之間的口誅筆伐將會有持續加深的情況。隨着未來兩家公司之間交集的不斷增多,還將會有更多的戰役將會開啓,甚至還會將兩家公司之間的戰役引向新的高潮。

格局未定,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將會長期存在。儘管當下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但是,處於頭部的互聯網公司爲了拓展自身的勢力範圍,爲了維護自身業已形成的優勢,所以,不可排除地會出現業務衝突的地方。

另外,再加上美團拿到了騰訊的投資,而阿里和騰訊在支付、技術、數據等諸多領域都存在着競爭關係,因此,我們依然不可排除的是美團充當騰訊開路先鋒的可能性。從這個邏輯來看,當市場格局尚未確定的情況下,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將會長期存在,並且甚至還有持續蔓延的情況。

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將蔓延至不同的領域裏。從表面上,王興對馬雲是兩家公司創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但是說到底是其實是兩家公司業務之間的戰役,隨着兩家公司競爭的日益激烈,他們之間的戰役還將會蔓延至其他領域裏。

從這個邏輯來看,美團和阿里巴巴兩家公司之間的戰役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會隨着競爭的加深,從簡單的個人恩怨上升到公司業務層面,直到兩家公司的市場格局確定,並且確認彼此在不同的領域裏都不是他們彼此的威脅。這個時候,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纔會有所減弱,否則的話,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役還將會出現持續加深的情況。

在看到王興評價馬雲“誠信有問題”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應當將這個事件與兩家公司之間日益加深的競爭聯繫在一起。只有真正瞭解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關係,我們才能真正明白出現這一事件的真正原因,並且得出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結果。(文/孟永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