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统一是建立在普鲁士的强大和三次王朝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因此讨论1871年以后德国的扩张之路就必须站在普鲁士的角度去考虑。普鲁士的扩张真可谓是空前绝后。从条顿骑士团统治时期普鲁士的扩张就从未停止,势力一度囊括了波罗的海三国。但是在最后一任团长阿尔弗雷德的军事行动接连失败以后,骑士团的领地萎缩成了后来的东普鲁士大小。被勃兰登堡选帝侯收走以后,普鲁士失去了向东扩张的野心,因为它的新主人霍亨索伦家族是德国人,他们最大的兴趣是兼并国内的邦国势力尽快实现神圣罗马帝国的统一。但是,当统一大业在俾斯麦一代终于实现的情况下,普鲁士传统的东扩战略就应该重新展现了,毕竟当时的西方是强大的英法殖民帝国,尤其是与陆上强国法国硬抗存在不小挑战,征服东方的沙俄更有把握一些。

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国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出现,对统领北德意志联邦的普鲁士百般刁难。因此, 在俾斯麦这位外交大师看来,要实现北德意志联盟和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王国地区的合并就必须击败法国这个阻碍,在总参谋长毛奇的统帅下,普鲁士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拿破仑三世的法国。

但是,俾斯麦和威廉一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镜厅加冕称帝,这里可是法国权利的象征以及法国王室的尊严所在,如此这般羞辱法国人为统一后的德意志树立了一个最终埋葬它的强敌。48年后带领法国打赢一战的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坚持选择在威廉一世称帝的同一天也就是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巴黎和会,他指责德意志第二帝国生于不义必将死于耻辱。

与法国结下梁子是俾斯麦和威廉一世的重大错误,俾斯麦没有过分羞辱奥地利,以换取它对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谅解,为普法战争胜利打下基础,这是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但这种大度没能在法国身上重现是第二帝国悲剧的开始。统一后的德国真的不应该与法国为敌,当时他们有许多共同利益可以相互合作,没有后顾之忧的德国也可以向东鲸吞俄罗斯巨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