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们能原谅色当之役,正如你们原谅了滑铁卢之役。

——俾斯麦,1884年12月

一直以来,统一德国的头号功臣俾斯麦都被认为是不世出的外交天才——他以其高超的手腕塑造了19世纪最后30年的欧洲格局,在环伺之强敌中间纵横捭阖。关于俾斯麦如何打造这一局面的分析文章更是汗牛充栋。不过,即使到了今天仍旧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们的心间:纵然伟大如斯,俾斯麦呕心沥血搭建的欧洲格局为何最终走向了一战的灾难?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部分人将原因归结为人的因素,即德皇威廉二世没能继承俾斯麦的思想。另一部分人则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大势”的高度,提出再高超的外交手段也无法改变“必有一战”的大势。那么,原因到底为何?本文就以此入手,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俾斯麦画像

第一次三皇联盟

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我们首先将俾斯麦从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到他去职的这20年间打造的结盟体系进行梳理,并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矛盾点。

1871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中的胜利被普遍认为是欧洲历史的一个转折。从此之后,欧洲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改变,法国从此成为“弱者”,中欧的权力地位大幅提高。面对这一局面,俾斯麦开始了他庞大结盟体系的第一步——第一次三皇联盟。

三皇联盟的基础是一直存在的:1863年在俄国应对波兰起义的事件中,俾斯麦给予了积极地回应,也正是由于这一事件,使得俄国疏远了与法国的关系。1863年的波兰起义被认为是在德国统一过程中,俄国始终没有阻挠的直接原因。对于波兰,不仅是德国与俄国拥有共同利益,德国与奥地利同样有相似的利益。此外,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俾斯麦力排众议抵住乘胜进占维也纳的诱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战后的德奥关系。从最根本的角度来说,德国、俄国和奥地利作为三个东欧保守大国,维持现状是他们最一致的诉求。因此,三皇联盟的成立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统一之前的德国

不过,这种表面上的“顺理成章”很快就被两件事的发生打破了——1875年的“战争在望危机”和巴尔干危机。

关于“战争在望危机”历史上存在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这是一次无心导致的危机,另一种则认为它是俾斯麦的误判引发的。但不论如何,法国都抓住这次机会,将自己塑造为受到德国武力威胁的受害者,获得欧洲各大国的广泛支持。也自然的激起了俄国对德国武力扩张的恐惧。

1875年的巴尔干危机掀起了随后几十年的巴尔干乱局。但是问题并不在巴尔干本身,而在于为解决这次危机于1878年召开的柏林会议。这次会议的基本目的是由于英国、奥地利等国反对1877年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圣斯特法诺和约》,认为该和约下成立的大保加利亚将成为俄国的傀儡,从而将俄国的力量引入地中海。实际上德国在巴尔干并没有重大利益,但是为了维持东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力量均衡,俾斯麦充当了调解人的角色。事实上,不论是俄国还是奥地利、甚至是意大利在柏林会议上都有重大收获,但是俄国依然将不满发泄到了德国头上。由于上述两件事的发生,“三皇联盟”的基础也就破裂了。

德奥同盟与第二次三皇联盟

由于德国与俄国关系的破裂,奥地利成为德国最重要的伙伴。1879年俾斯麦与奥地利外交大臣安德拉西订立条约。条约规定:

如果其中一方受到俄国攻击,另一方将全力协助;如果一方受到俄国以外的国家攻击,另一方将保持善意中立;但如果进攻的国家中有俄国,将遵循第一条全力协助。

乍看起来,该条约有些绕口,好像就是针对俄国的。但仔细想来并非如此。对德国来说,最可怕的情景就是法国和俄国联合,一旦这一情况发生,德国可以指望奥地利对俄国的牵制;而如果德国与法国开战,则可以保证德国南部的安全。对奥地利来说,他免去了在德国与法国的战争中支援德国的义务。更关键的是,这个条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防御性条约,不是攻守同盟。俾斯麦也多次敲打奥地利说,如果奥地利在巴尔干挑起事端,本条约并不适用。

德奥同盟条约本来是秘密签订的,但是俾斯麦故意将这件事泄露给俄国。这一时期同样有两件事发生:一是俄国的软肋就在1856年巴黎条约中对其在黑海的限制;二是强烈反对奥地利的格莱斯顿获得英国选举胜利。这两件事应该放在一起进行考察。俄国要想摆脱其在黑海的限制离不开德国的支持。奥地利始终被英国视为在东欧牵制俄国的大国,奥地利也一直希望借英国的支持在巴尔干地区对抗俄国。如今反奥的格拉斯顿上台打破了这一希望。最终俾斯麦说服奥地利,同意俄国加入,从而形成了“第二次三皇联盟”。

茜茜公主的故事犹如奥匈帝国:华丽但不真实

德俄“再保险条约”

但是好景不长,奥地利利用俄国在保加利亚大公人选上的失误,重挫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力。俄国指责奥地利违反了“三皇同盟”的精神,并暗示他将与法国联合进行反制。这样一来就再次引起了俾斯麦对最坏情况出现的担忧。但是这里有一个难题,上述两次“三皇联盟”的失败都是由于俄国与奥地利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矛盾导致的。由于德奥同盟条约已经存在,那么如何才能与俄国也签署类似的条约却又不违背德奥条约呢?这就体现出了俾斯麦的外交天才。德俄“再保险条约”第一条规定:

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交战时,另一方应保持善意中立,并竭力设法使战争局部化。此规定不适用于缔约一方向奥地利或法国进攻而引发的战争。

我们将该规定与上文引用的德奥同盟条约串联起来,就可以看出该条约的高明之处:如果奥地利进攻俄国,那么德国将保持善意中立;而该条约不适用于向奥地利或法国发动进攻,也就是说,如果俄国主动进攻奥地利,那么德国就可以根据德奥同盟的规定援助奥地利。这样一来,德国既稳住了俄国,又没有违反德奥同盟,一举两得。

俾斯麦结盟体系失败的内因

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已经可以总结出俾斯麦结盟体系的逻辑核心了——如果说德奥同盟是该结盟体系的基础的话,那么德俄同盟就是该体系的“灵魂”。不论是两次“三皇联盟”还是“再保险条约”,俾斯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拉住俄国,避免法俄联盟这个最坏的情况出现。即使是作为基础的德奥同盟也可以被视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让我们回答文章开篇提到的那个问题。一部分人认为,俾斯麦苦心打造的结盟体系之所以失败的罪魁祸首是威廉二世不理解俾斯麦的用意。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也必须加以说明。所谓的“不理解”在于“德奥同盟”与“再保险条约”之间的矛盾之处。前者看似是针对俄国的,后者则看似是针对奥地利的。如果这样的条约同时存在,德国岂不成为首鼠两端的小人了吗?威廉二世以及俾斯麦的继任者正是由于这一点,率先拒绝了俄国提出续订“再保险条约”的请求,并希望联合英国和奥地利打造一个责任明确的国际关系。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德奥同盟与德俄“再保险条约”从技术上说并不矛盾。但是要注意,我们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如今这些条约都已经公之于众了,而且也得到了后世几十年的大批学者的分析和论证。但是,研读国际关系史最忌讳的就是用“上帝视角”进行“事后诸葛亮”般的分析。要知道,当时的环境可是秘密外交盛行的时代,虽然存在各种有意无意的泄露以及情报暗战,但是对事情全貌的把握绝对没有如今这般清晰。“战争迷雾”这个词不仅适用于即时战略游戏,同样适用于现实外交。因此,俾斯麦的继任者们希望打造责任明晰的国家关系的想法也并非完全错误。

威廉二世的错误并非不可理解

再说第二种观点,即大势面前任何手段都是无用的。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俾斯麦结盟体系的最薄弱之处就在于奥地利与俄国在巴尔干的矛盾。这就导致了 该体系的基础与灵魂的不匹配。因此,俾斯麦结盟体系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但是,这种论调有一个问题,就是它过高的估计了“大势”中的必然性,将外交贬斥的“一文不值”。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看到,俾斯麦这种看似矛盾的条约安排可以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效果——奥地利和俄国都不能指望在他们主动挑起的战争中会获得德国的支持。俾斯麦用这种手段将战争的可能性减至最低。我们不能过低的贬斥外交的作用,同样也不能高估外交的意义。由于奥地利和俄国在巴尔干的利益矛盾无法化解,注定俾斯麦结盟体系迟早会终结。但如果俾斯麦的继任者们可以小心谨慎、不盲目追求所谓“阳光下的领土”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即使战争不可避免,也至少可以降低它的危害。外交的意义就在于——“如果不能获得最好的,那就努力避免出现最坏的”。

参考文献: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西德尼·费伊

2、《大国外交》,诺曼·里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