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之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了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之间的军事技术交流为我军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巨大帮助。很多著名的武器,如59式坦克,歼6、歼7战斗机,轰6轰炸机的研发,都得益于苏方的技术支持。但90年代开始的中俄军事合作,我方从俄罗斯得到的武器技术却更为先进、更为全面。

苏27

当时俄罗斯面临危机,首先是军队经费的巨大紧张,还有因为联盟解体而带来的巨大安全危机,与中国进行合作也是当时俄罗斯和俄军必须的选择。而解放军则可以在这次合作中,得到成体系的先进技术——这在80年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T80坦克

90年代我们到底从俄罗斯“捞”回多少武器呢?基本除了战略武器,海陆空都涵盖了,真可谓挑花眼了。空军大家都知道,主要是苏27和后来苏30战机的采购。这让仍以歼6、歼7为主体装备的我军一举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这次合作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几十架战斗机,我国在合作中还得以接触苏—俄军机制造的技术资料和工艺流程,从而全面提升我国自己的军事航空工业。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到了一批来华工作的俄罗斯航空专家的指导。这对于提高我国航空工业自己的造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得到了“鱼”,更得到了“渔”。

苏式装甲突击已经过时

我们在对俄罗斯军事装备的采购中是有选择的,把钱用在刀刃上。如在陆军装备的采购中,解放军军官团曾参观了俄罗斯的坦克仓库,见到了代表当时最先进坦克水平的T80U式坦克。俄方也极力向我国推荐T80U,给出的价格也很优惠,但我方却最终拒绝了:“这些大家伙已经过时了”。

MAZ卡车

为什么最新式坦克却过时了呢?很简单,不是坦克技术过时了,而是苏-俄引以为豪的大规模陆上机械化突击作战,在空地一体化作战方式面前过时了。我军当时更急切地获得诸如战机、导弹在内的技术,对于大量采购成品坦克兴趣不大。不过我国从俄罗斯和乌克兰采购了125毫米大口径坦克炮技术,以及大功率发动机技术,用于发展自己的新式坦克。

很有意思的是,苏-俄式后勤车辆引起了我方的巨大关注。如MAZ系列多轴越野卡车,马力强大,泥泞和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比坦克还要强,可以充当导弹武器的运载车,也可以牵引坦克和运输后勤物资。我国购买了数量较多的MAZ543式和MAZ537式越野车,还购买了不少KRAZ式和乌拉尔式卡车。有俄方人员回忆,他们一整个卡车战备仓库被中国采购一空。这些技术不仅缓解了我军特种车辆短缺的燃眉之急,还为我方研究属于自己的重型卡车和运输车提供了技术积累。

现代级

海军武器上,除了整舰采购的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潜艇,我方还系统性采购和学习了舰载中程、远程防空导弹技术,速射近防炮技术,俄制对空对海雷达技术,以及舰用轮机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