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鵓鴿市街毗鄰的馬道街和大相國寺是南北走向的兩道傳統的風景線,因爲二者新近的變化,再加上鵓鴿市街的華麗轉身,這三條並排等長的風景線異軍突起,舊貌換新顏,讓人另眼看待,遊客絡繹不絕。鵓鴿市街,明朝時叫爛面衚衕,後因這條街多賣鴿子、雞、鴨、鵝而更名。

鵓鴿市街: 鐫刻着對時光最深刻的記憶

2019年07月16日 15:45

來源:鳳凰網河南綜合

鵓鴿市街,明朝時叫爛面衚衕,後因這條街多賣鴿子、雞、鴨、鵝而更名。

鵓鴿市街是位於鼓樓廣場東側路南的第一條小路,南北走向,明朝時期這裏曾是集中販賣家鴿的家禽市場。家鴿古稱鵓鴿,故得名鵓鴿市街,一直沿用至今。古都開封的家鴿飼養歷史悠久,而且規模很大,大有半城人家皆養鴿之勢。《東京夢華錄》卷之三“相國寺內萬姓交易”一節中記載:“相國寺每月五次萬姓交易。大三門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飛禽之中就包括鵓鴿一類。周邦彥的《汴都賦》中記有“其鳥則有鵯鵜鴰鵝……羣鴿孴啄”一說,那時在開封鵓鴿的飼養已很普遍。

2017年春末,開封市鼓樓區開發改造的鵓鴿市街景在我市“文化+”的戰略框架內可謂小巷突起,活生生地詮釋着古都開封深厚的歷史文化,本來的老街區又吸引到大家新奇的目光。與鵓鴿市街毗鄰的馬道街和大相國寺是南北走向的兩道傳統的風景線,因爲二者新近的變化,再加上鵓鴿市街的華麗轉身,這三條並排等長的風景線異軍突起,舊貌換新顏,讓人另眼看待,遊客絡繹不絕。先說大相國寺,這座在城市中心鬧市區罕見的古老皇家寺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既有壯觀的寺廟建築,又有博大高深的佛教文化。新近的大變化是原有汴京八景之一“資聖薰風”之稱的資聖閣,重建彩繪完成,閣高58米,與不遠處的鼓樓試比高低,氣勢恢弘。再說馬道街,這是一條相當長時間裏省內和本市消費者慕名購物的繁華商業街,舊時有“小王府井大街”之美譽。這裏綢緞莊、大百貨、服裝店一家緊挨一家,街內老門店、老字號有數十家,民國時期的商業建築華麗雅觀,新近經重新規劃裝修煥然一新。在如今網上購物大潮的衝擊下,馬道街仍不失是古都開封市井的一大好去處。

鵓鴿市街與馬道街緊鄰,中間還有鐵佛寺街與之相通,雖早已不是鵓鴿的營銷之所,但作爲馬道街功能的補充,這裏仍很熱鬧:一、這裏是逛馬道街顧客的就餐之地,因此風味小喫雲集於此。二、這裏是童裝大世界,更是馬道街成人服裝生意的自然延伸。鵓鴿市街的熱鬧非凡可見一斑。

鵓鴿市街因賣鵓鴿而得街名,後來鵓鴿市爲何在此取消、何時取消,我們無從考證。不過馬道街的昌盛大概與此有關,買賣家鴿顯然與馬道街的性質相背離,在日益繁華的市中心繼續開辦鴿市顯然不當,不如改變爲馬道街功能的補充,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鵓鴿市街不售家鴿之後,開封的鴿市並沒有減少,至今仍在三處以上。(文章來源於微汴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