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2019年3月15日,姗姗来迟地曝光了714高炮。714高炮指那些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其包含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这一次,饱受高利贷摧残的借款人变得前所未有的精明,大家看到了315定调,咬死了就是不还钱,怎么样都不还钱,反正违法,反正法律不支持,就是不还。行业面临的不是重新洗牌,而是生死。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感觉不对的公司,在315之前的半个月就不放款了,而有些不知死的公司,还是忘情的输出,现在全是烂账一堆。

团贷网作为本身就有巨坑的公司,在这种烂账一堆的情况下,自然是先倒下的;而口袋理财作为贷款流量中的首席买手,在流量降价的情况下吃下了太多流量,并且放出了太多的款,也撑不住了。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这次714高炮因被315曝光,堪称高利贷的第二次清剿。

2016年第一次清剿中,倒下了一大批P2P公司,今年的第二次清剿,依然会倒下一大批公司,团贷和口袋理财只是冰山一角!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P2P对本国投资环境来说,是个伪命题。

为什么是伪命题?

因为这个行业存在两个根本悖论,没有相对应的投资土壤,导致P2P无法生根发芽。

第一个悖论,必须刚性兑付,投资人不接受承受风险。

按照正常的P2P模式,交易是人对人的,本应该是本着“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交易原则进行处理,平台不承担兑付义务,资管新规出台后,也不允许P2P承诺刚性兑付。

但是平台要活下去,所以必须刚性兑付。

一头是刚兑不合规,一头是不刚兑企业就要关门,如何选择?这是第一个悖论。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第二个悖论,投资收益与投资标的筛选矛盾。

P2P公司一般靠高额利息来吸引资金进入,但你知道这些公司的融资成本已经达到30个点左右,放出去的价格可想而知,请问有谁会去借如此高息的贷款?

如果对企业融资这个领域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在实体投资回报率比较低的行情下,这个融资成本,正常企业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连毛利都赚不回来,图发展的企业不会要这种钱的。因为一旦要了这个钱,企业立马变成还息的孙子,还发展个鸡毛?

显然,肯接受这种条件的企业,必然也没打算能还上钱,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不言而喻。

一头是投资人要高收益,一头是投资标的高风险,这是第二个悖论。

鉴于上述两条,大量的P2P平台不惜铤而走险,为了活下去,实质性违规操作,搭建资金池,借新还旧,走向庞氏之路。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714高炮被曝光后,原以为那些嗜利之徒应该有所收敛,但就在最近䖝二又听到一个放贷升级版-55超级高炮。

就是1000元,5天,50%的砍头息。1000元,到手500元,5天后要还1200元。即使坏账高达80%,也不会赔钱。平台会在你还不上利息的时候,引导你去他自己的兄弟公司再去贷款还他的利息。理论上,只要风险把控得当,这个高利结局可以无限循环,害的借款人家破人亡。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不仅是通过315,之前国家对非法集资的态度已经很明确那就是零容忍,但是毕竟高利贷的生态链太过庞冗,要除掉这个社会毒瘤也需要一系列组合拳的落地,在政策方面已经很明朗的情况下,䖝二相信,我国的金融借贷市场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往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靠拢!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最后,䖝二想对有贷款需求的朋友们说:“人都有走背字儿的时候,需要资金周转太正常不过,但切记找正规渠道去贷款比那些什么放款快,额度高的更靠谱,一旦入局,发现情况不对,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对于那些看到高利诱惑的投机客们,䖝二还是想赘一句:“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P2P平台踩雷,高利贷行业还能走多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