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轉發微博稱,“茅臺萬億市值又成了某些眼紅人口誅筆伐的對象,年利潤300億的公司不配有萬億市值嗎。據悉,但斌是茅臺的忠實鐵粉,啓信寶數據顯示,他是四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投資了5家企業,並在6家企業任職,實際控制的企業有上文提到的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灣(橫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3月18日,茅臺股價再度“飛天”。截至收盤,貴州茅臺大漲4.22%,報收810.09元/股,總市值突破萬億,盤中更是創下814.53元/股的歷史新高。實際上,自2018年以來,茅臺市值已經第四次突破萬億。

對此,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轉發微博稱,“茅臺萬億市值又成了某些眼紅人口誅筆伐的對象,年利潤300億的公司不配有萬億市值嗎?酒喝多了的確是不好,但不影響他的利潤和市值,科技對社會貢獻大,但社會價值並不等於投資價值,對社會貢獻大的也有大牛股阿里和騰訊,只是沒在A股罷了不能忽視其存在,從過往幾年看,茅臺的社會價值的確是遠沒有某些科技、醫療、能源等價值大,但從投資價值上講,茅臺遠勝其他。”

據悉,但斌是茅臺的忠實鐵粉,啓信寶數據顯示,他是四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投資了5家企業,並在6家企業任職,實際控制的企業有上文提到的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灣(橫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在A股近3600只股票中,僅有6家企業常年在萬億市值之上,分別爲“四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平安+中國石油”。貴州茅臺是最有希望登上萬億市值的公司之一。

事實上,茅臺市值不斷增長,離不開業績的支撐。

自2001年上市後,茅臺營收從16.18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610.63億元,區間增幅達36.73倍;同期淨利潤從3.28億元增長至270.79億元,區間增幅超82倍。

根據滬深兩市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貴州茅臺將於3月29日披露年報。而除了業績之外,茅臺的持續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啓信寶數據顯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1月20日,2001年6月27日完成上市,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都是李保芳。

用啓信寶查詢茅臺工商變更信息可知,成立於1999年的茅臺工商變更只有12條,變更範圍分別是2015年增加了註冊資本,2016年經營範圍增加了“酒店經營管理、住宿、餐飲、娛樂、洗浴及停車場管理服務”,可謂一直是在穩中求進。直到2018年5月11日,才發生了一項比較重大的變更,公司負責人由袁仁國變更爲李保芳。

袁仁國當時向媒體表示,因爲年齡原因離職,而且此次離職後袁仁國將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屬於“全退”。不過對於袁仁國突然辭職的消息,坊間一直都有不同的說法。但不論如何,茅臺還是自此進入了李保芳時代。

在企業風險方面,茅臺的風險信息雖然高達999條,但是仔細辨別不難發現,其中大部分爲裁判文書,以商標使用糾紛爲主,而被執行人、失信、經營異常、行政處罰方面,茅臺的風險都爲“0”。

由此可見,茅臺行走江湖多年,但是內部變動少、風險信息小,成爲其必勝法寶——一個“穩”字走天下。

此前,國盛證券研報還曾分析過“茅臺神話”的3個原因。

1、深厚的品牌文化積澱——不可複製性。茅臺歷史悠久,是中國白酒的符號象徵,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內大獎,品牌價值位列2018年全球50大最具價值列酒品牌榜首。

2、釀酒工藝複雜——供給端稀缺。茅臺生產週期達5年以上,生產地域受限且工藝複雜,決定了其供給端稀缺屬性。茅臺當年的基酒產量影響4年後的成品酒供給,因而根據茅臺2014-15年基酒產量推算2018-20年成品酒供應緊張。

3、具備提價空間和能力——賣方市場。回顧茅臺提價歷程,發現經濟增長、供需失衡、渠道管控、大衆消費升級是提價主動因。

你看不看好茅臺股價繼續上漲呢?小寶覺得,短時間內,茅臺還是會繼續呈上升趨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高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