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一步,白马滩镇将继续通过科学规划,扩大栽植规模,一方面逐步淘汰老树种,引进高产新品种,另一方面,依托致富能人、花椒种植大户通过产业培训,实地实训实教等方式,从技术、贷款、保险、销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做优做强花椒产业,让花椒产业成为群众开启脱贫奔康之门的“金钥匙”。自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以来,白马滩镇抢抓机遇,依托当地悠久的花椒种植历史,针对花椒耐旱、易成活、好管理的特点,积极引导群众利用退耕还林土地发展经济作物花椒。

夏日炎炎似火,挥汗采椒正当时。八月份的白马滩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红彤彤的花椒漫山遍野,房前屋后、沟沟岔岔都是火艳艳的花椒。

自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以来,白马滩镇抢抓机遇,依托当地悠久的花椒种植历史,针对花椒耐旱、易成活、好管理的特点,积极引导群众利用退耕还林土地发展经济作物花椒。目前,全镇已有1350亩挂果成型花椒田,而这里的大红袍花椒则以“穗大粒多、皮厚肉丰、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味适中”而负“中华名椒”之盛誉。

“我们家一共有12亩花椒,其中四亩是新栽植的,还没挂果呢,一年产1200斤干花椒不成问题,这几年价格都不错,一斤干花椒最低也45块了,鲜花椒也在11块了,还是有干头的”村民王军旺高兴地说。

据了解,白马滩镇尤其是柏峪村花椒栽植已形成规模化是群众致富主导产业。自八月初开始,花椒就迎来了采摘期,每天天刚蒙蒙亮,村民就忙着采摘新鲜花椒,傍晚就有货车在路上等着收购。按照亩产平均200斤干椒,每公斤90元算,村民可增收1215万元。依托花椒的良好长势及喜人价格已成功带动全镇120户230人成功脱贫并实现持续增收。

“我家没啥花椒,就有十来亩核桃,每年这个时候我俩都给村里人帮忙摘椒,摘一公斤6块钱,一天一人能摘60来斤,我觉得很划算,还管吃管住呢,二十来天能赚六千多呢”柏峪村石坷组的冯连侠夫妇都已50多岁,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别提有多高兴。

下一步,白马滩镇将继续通过科学规划,扩大栽植规模,一方面逐步淘汰老树种,引进高产新品种,另一方面,依托致富能人、花椒种植大户通过产业培训,实地实训实教等方式,从技术、贷款、保险、销售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做优做强花椒产业,让花椒产业成为群众开启脱贫奔康之门的“金钥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