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出爐!五大戰略促體育產業成國民經濟新支柱

作者:藍朝暉

來源:北京商報

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五大戰略任務,到2035年,體育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業內人士認爲,體育產業是萬億級別的消費藍海,《綱要》的出爐,讓體育產業具備了長期投資的高確定性;爲努力將體育產業成爲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提供了政策保障。

01

萬億級藍海

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指出,經過科學測算,預計到203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量佔GDP的比重將達到4%左右。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7811億元,在2014年到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24.6%,處在快速發展和上升期。

行業預測,目前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僅約1%,對標發達國家2%-3%成長空間巨大,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2025年體育產業總產出將超5萬億元,體育用品、體育裝備和器材等領域,潛在市場空間大。

對於體育產業的發展,遠不止產出量那麼簡單。按照《綱要》要求,到2035年,我國將形成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夏季項目與冬季項目、男子項目與女子項目、職業體育與專業體育、“三大球”與基礎大項等實現均衡發展,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體育產業更大、更活、更優,成爲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全民健身更親民、更便利、更普及,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2%。

按照規劃,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人民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體育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居於世界前列,體育成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事業。

環極體育董事長、國際漢運會創始人楊娜表示,《綱要》的提出,意味着體育產業的春天真的來了。《綱要》爲體育產業提出了具體要求,目的就是要挖掘、整理、繼承、保護、開發和利用我們傳統的民族體育資源,打造成適合現代化、適應新時代的體育品牌。最重要的是培育我國獨有的體育品牌、體育賽事以及相關產業鏈。

02

五大戰略任務

面對萬億級的藍海,《綱要》對體育產業建設也提出了五大戰略任務,包括: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增強爲國爭光能力;加快發展體育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體育文化繁榮發展,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加強對外和對港澳臺體育交往,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一國兩制”事業。

在加快體育產業方面,《綱要》指出,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支持體育用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示範應用,引導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支持可穿戴運動設備和智能運動裝備的研發與製造,顯著提升體育用品供給能力。

361度相關負責人表示,《綱要》的推出,爲體育用品企業指明瞭方向,目前361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專利400餘項,科研投入在持續提升,研發佔比高達3.1%,未來也會在科技轉化上加大研創投入。

同樣,優極(北京)體育用品有限公司CEO張東表示,《綱要》爲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優極在2018年投入巨資,收購了一家國際品牌的研發中心,着力打造自己的研發體系,並在研發體系上建立小批量生產的能力。優極一直關注前沿技術的應用,有信心設計出有國際影響和認可度的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按照《綱要》要求,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體育企業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體育品牌,支持優勢企業、優勢品牌和優勢項目“走出去”。

對此,張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爲中國品牌,優極首先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其次依託於中國的整體崛起,進行市場擴展。與國外企業進行產品的代理和供應鏈的反向合作,在產品體系完善後,優極將考慮全球市場的擴展。

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表示,安踏在海外早有佈局,通過收購兼併,安踏集團成爲了一家全球性體育用品集團特別是在東南亞已經建立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團隊拓展安踏品牌的業務,安踏一直是是海內外兩條腿一起走。

03

重點工程破局

作爲未來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綱要》還明確了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普及、青少年體育發展促進、國家體育訓練體系構建、科技助力奧運、體育產業升級、體育文化建設、體育志願服務與體育社會組織建設等九大工程。

針對產業升級,《綱要》提出了推進體育服務綜合體建設,在全國建設一批體育特色鮮明、服務功能完善的體育服務綜合體。穩步推進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設,開展定期測評,實行動態調整,打造10個具有示範意義的小鎮樣板。

太舞滑雪小鎮副總裁王世剛認爲,《綱要》的提出對特色小鎮建設絕對是利好,有了政策的支持,未來在招商和舉辦賽事上,太舞滑雪小鎮也會獲得更多的政策傾斜。

實際上,關於全民健身活動普及、青少年體育發展促進,也是《綱要》所看重的。按照規劃,我國將完善健身教練、體育經紀人等職業標準和管理規範;扶持體育培訓、策劃、諮詢、經紀、營銷等企業發展;鼓勵大型健身俱樂部跨區域連鎖經營,鼓勵大型體育賽事進行市場開發,支持成立各類體育產業孵化平臺。

王世剛表示,藉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備戰參賽工作,太舞滑雪小鎮也依靠冰雪和冬奧運會核心區的優勢,展開了一系列的青少年培訓活動,目前通過冬令營和培訓課程,去年接待了6000餘青少年。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備受關注的電子競技內容並未列入此次《綱要》中,李建明回應稱,目前電子競技並沒有納入國際奧委會的體育項目範疇。既然不是體育項目,體育總局也就不會爲此做更多的考量。

對此,在業內人士看來,《綱要》對照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階段,對體育強國建設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階段提出了奮鬥目標,對體育強國的戰略任務進行了安排,首次從政策層面回答了什麼是體育強國、如何建設體育強國。

李建明表示,伴隨着體育的發展不僅有體育的社會形態、體育的文化形態,也有體育的產業形態。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和綠色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需求彈性大、覆蓋領域廣、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的特點。同時體育產業還是新興產業,能夠融合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伴隨新興技術的誕生,會不斷湧現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具有極強成長性和可持續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