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得全媒派授權。

看完一個陌生人的死亡視頻後,驚懼再次席捲了Chloe。

儘管她已經接受了三週半的訓練,試圖在那些日復一日出現的仇恨言論、恐怖襲擊、色情圖像相關的推文面前,爲自己築起足夠堅固的防禦體系。沒有人安慰她,因爲這是她的工作日常,也是鳳凰城站點爲Facebook審覈內容的1000名審覈員的日常。對於世界各地的15000名內容審覈員來說,這也只是工作中再平常不過的一天。

內容審覈員們隱身於社交平臺之後,把自己活成了抵擋違規信息、卻同被負面信息所侵蝕的一道盾牌。多的是人詬病社交平臺依然存在的負面言論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卻很少有人考慮這道在負面信息下首當其衝的盾牌的生存狀態。

The Verge近期推出了有關Facebook內容審覈員的專題報道,文章作者採訪了代理Facebook內容審覈服務的科技公司Cognizant的員工,揭露了他們的心理創傷、管理制度以及審覈標準等問題。本期編譯這篇文章,與讀者一同瞭解這羣爲機器打工的“隱形人”的故事。

生存背景速寫

隱形、壓力與不確定性

文章所採訪的Cognizant的前任或現任員工,其實都和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承諾不去談論他們負責的內容審覈工作。這既是爲了保護他們免受對內容審覈不滿的用戶的人身侵害,也防止他們泄露Facebook用戶的隱私。

但這同樣意味着,他們的工作狀況不能爲人所知,哪怕是身邊的親人朋友,都無法分擔他們在工作中所遭遇的孤獨、焦慮等心理負擔。以及,公司Cognizant和Facebook也會免於爲審覈員提供的工作待遇是否合理等爭議。因此,文章中所出現的相關員工皆爲化名,除了Cognizant的副總裁Bob Duncan和Facebook全球合作伙伴運營總監Mark Davidson。

不平等的薪資待遇

相比Facebook正式員工平均24萬美元的年薪,這裏的內容審覈員一年只能拿到28800美元的薪水。

2017年,扎克伯格宣佈擴大Facebook的“社區運營”團隊,新增4500名內容審覈員,到2018年底,Facebook已有3萬多名員工從事安全方面的工作,其中約一半是內容審覈員。審覈員中包含全職員工,但Facebook更多依賴外包合同工來完成審覈工作——他們遍及全球各個地域與各個時區,並且關鍵在於,用人成本極低。儘管扎克伯格曾經警告投資者,安全投資會降低Facebook的盈利能力,但最近一個季度其利潤仍然同比增長61%.

微觀管理壓力

不平等的不僅是薪資,還有不爲外界所知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氛圍。

這一天,內容審覈員Miguel在早上7點來上班,他是即將填滿這一工作地點的300名員工之一,部門佔據了鳳凰城辦公園區的兩層空間。Miguel首先經過了由安全人員嚴格把守的入口,這是爲了警惕心懷不滿的前任僱員和Facebook用戶的報復性行爲。再接着,他朝儲物櫃走去。員工儲物櫃數量不夠,所以開始有一些人把東西放在櫃子裏過夜,以確保第二天還能有儲物櫃可用。儲物櫃所在是一條狹窄的走廊,休息時間,走廊裏會擠滿員工。

儲物櫃

Miguel和其他人一樣,把手機也放在了儲物櫃中,這是爲了保護Facebook用戶的隱私。如下圖所示,除了手機,有記錄用戶信息風險的書寫工具和紙張也被禁止攜帶,甚至包括口香糖包裝紙。洗手液之類的小型物品,需要放在透明塑料袋裏,以便管理者查驗。

公司禁止攜帶的物品

爲了適應每天4班的輪班制,以及內部較高的員工流動率,大多數人不會被安排在Cognizant所說的“生產區(the production floor)”的固定辦公桌上。Miguel找到了一個開放使用的工作站,登陸名爲“單一評審工具(Single Review Tool,簡稱SRT)”的軟件,點擊“內容審閱”按鈕,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隨機性高但容錯率低的審覈標準

Miguel在審覈內容時,需要恪守一套以“準確度(accuracy)”命名的衡量標準,這一標準由Facebook員工與外包人員審覈結果的一致性所決定。

具體來說,Miguel需要對每條內容完成兩個測試:是否違反社區規則,以及違反規則的原因,如果這條內容確實違反規則應當刪除,但Miguel選擇了錯誤的原因,這也會影響他的準確度評分。在Miguel每週所做出的約1500條內容的審覈決定中,Facebook會隨機選擇50~60條進行二次審覈,首先交由被稱爲QA(質量保證)的內部員工審覈,再由Facebook正式員工審覈QA的決策所形成的數據集,生成準確度得分。

Miguel對這一標準十分不以爲然,“準確度通過一致性來判斷,如果我和二次審覈人員都贊同販賣毒品,那麼‘這一內容不屬於違規內容’的審覈決定也會是正確的。準確度不過是一個謊言。”

不僅如此,審覈員達到準確度指標的困難還在於,他們要綜合考慮各種給定的衡量標準。內容審覈標準由4個方面構成:

首先是Facebook的公共社區規則,這包括兩部分,公開發布的規則與篇幅更長的內部指南;

其次是對這些文件中已知問題的額外評論和指導,長度爲1.5萬字;

第三是審覈員之間互相討論得到的共識,尤其是在槍擊案等突發事件之中,但有時會出現錯誤共識,管理人員就需要四處來回解釋正確的決定。

內容衡量標準的4個主要來源

第四個方面處理起來最複雜,來自Facebook的內部信息發佈工具。雖然官方政策調整每兩週的週三公佈一次,但對於進展中突發事件的補充性規則卻時刻接踵而至,這些標準彙總於Facebook企業版軟件Workplace之中,和Facebook一樣,會呈現出根據熱度由算法進行排序的信息流,管理人員發佈的規定常常相互矛盾,且不按時序出現,而如果審覈員看到了過時的信息,就會出現準確度失誤。“有時候,感覺像是Facebook自己開發了產品跟他們作對”。

即便在這樣複雜且隨機的審覈標準下,他們的審覈誤差也被限制在很小的範圍之內,就像是玩一場高風險高難度的遊戲,起始分數爲100分,如果你失誤到95分,就會面臨離職的風險。不過,Miguel有權利向判定他爲錯誤的QA提起投訴,讓QA同意他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QA也成了壓力的承擔者。一位叫Randy的QA就經常被審覈員威脅,要他改變審覈決定,Randy不得已開始帶槍上班——他一直到辭職都沒有扣動扳機,但他的焦慮卻揮之不去。

夾縫中的休息與排遣

到了Miguel的休息時間,他點擊瀏覽器插件打卡,以便公司記錄自己準備離開辦公桌。Facebook總監Davidson表示,這是行業慣例,公司需要追蹤自己的員工在哪裏。

Miguel一共有兩個爲時15分鐘的短休息,和30分鐘的午餐時間。在休息室,他常常發現洗手間排起長隊,數百名員工共用一個小便池和兩個男廁隔間,以及三個女廁隔間。公司允許員工使用另一層的洗手間,但Miguel不願意來回花費幾分鐘,當他上完廁所,隨着人羣擠到儲物櫃前時,還有五分鐘的時間看一會兒手機,再回到辦公桌前。

Miguel和其它員工一樣,每天有9分鐘的“健康時間”,管理層設置用意在於,當員工感到精神受到創傷時,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離開辦公桌休息。一些審覈員會趁這段時間排隊人少去洗手間——而管理層禁止了這一做法,認爲這是對“健康時間”政策的誤解。

“不要用‘健康時間’去廁所”

員工被提倡的做法是,有時間要通過撥打諮詢師的電話來應對工作壓力,或者選擇瑜伽等其他放鬆活動。但對於審覈員來說,這些資源並不足夠,他們用工作期間的性行爲、毒品和侮辱性質的笑話來緩解壓力。前審覈員Sara說,他們不允許和親友談論自己的工作,這使同事之間更加親近,但不是合作帶來的正向情感,而是一同發泄的創傷性牽絆。

審覈員Li說,“我甚至沒辦法告訴你,我和多少人一起抽過大麻(文章補充:醫用大麻在當地合法),我想到這個,是真的覺得難過。我們嗑到嗨,然後回去工作。試想一下,全世界最大的社交平臺,審覈員上班時間一邊做這些事情,一邊還要接着審覈內容……”

無處安放的心理創傷

於是,Randy在上班時隨身佩槍,Li默默容忍同事爲了發泄對他講的種族歧視笑話,Chloe在觀看完一段謀殺視頻之後崩潰,哪怕離職之後都無法擺脫相似情境觸發的創傷症狀……凝視深淵太久,他們覺得自己也將被深淵吞噬。

“我們所做的事,

讓靈魂變得黑暗”

在上文提到的爲了緩解創傷症狀而出現的歧視性笑話、毒品濫用和創傷性情感聯繫之外,他們還開始漸漸接受一些極端觀點,陷入陰謀論與懷疑主義之中,而這些觀點恰恰是他們要審覈的內容。

比如,一位QA經常和同事討論他認爲“地球是平的”,並且竭力說服其他人也相信這一觀點。已經離職的Randy也認爲,這份工作改變了他的世界觀。在看了那麼多聲稱9/11並非恐怖襲擊的視頻之後,他開始相信了。去年的公園槍擊案發生後,審覈員最初對襲擊非常震驚,但隨着更多的陰謀論內容被髮布到Facebook與Instagram上,一些同事的態度開始動搖。審覈員們開始在上班時間瘋狂搜索相關陰謀論內容,而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審覈立場。

“做這份工作逃不過PTSD”

幾位審覈員說,他們經歷了繼發性創傷壓力(secondarytraumatic stress)的症狀,感到焦慮、失眠、孤獨和分裂感,這是一種由觀察他人的創傷經歷而導致的心理障礙,症狀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相同,原本常見於醫生、心理諮詢師與社會工作者。

繼發性創傷壓力的症狀:焦慮、失眠、孤獨、精神分裂

Chloe在離職後的幾個月出現了創傷症狀。電影中的刺傷場景引發了她對於審覈時期暴力視頻的回憶;有一次她睡在沙發上,突然聽到開槍的聲音,原來是家人在觀看暴力視頻節目,她當即無法忍受,幾近抓狂。Randy在離職之後,對刀產生了一種天然的恐懼,他原本喜歡烹飪,但現在回到廚房看到刀,對他來說則難以忍受。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從事這項工作後,不患上某種急性應激障礙或是PTSD是不可能的。”

“當你不再害怕時,

你會做什麼”

一些管理者讓筆者看到了另外他們所採取的解決措施。報道前一週,總監Davidson提到,Facebook開始對一部分審覈員進行測試,以衡量他們所需要的“彈性(resiliency)”指標,即從創傷內容中恢復過來繼續工作的能力。他說,公司希望儘快將測試拓展到全球所有的審覈員。

而在筆者被邀請實地訪問的前一天,Cognizant的辦公園區裏貼上了新的激勵海報。辦公區域比記者的想象要豐富得多,牆上用彩燈裝飾的圖表描繪了月度活動,看起來有種夏令營和老人活動中心的混搭風:瑜伽、寵物療法、冥想,還有“週三請穿粉紅色”的活動。記者去的當天是“隨機善行周”的末尾,這一週,員工被鼓勵在彩色卡片上寫下鼓舞的話語,並用一塊糖果把他們貼在牆上。

在和管理者坐在一起的羣體採訪中,一些現任員工們都承認這項工作的挑戰性,但表示他們感覺到安全、被支持,並且認爲這項工作能夠帶來更好的薪酬與機會——如果無法進入Facebook,在Cognizant內部也好。政策經理Brad告訴筆者,他和同事們審查的大部分內容爲良性,並提醒筆者不要誇大其所帶來的心理健康風險。公司內部的心理諮詢師則表示,他們每天都和每個員工聯繫,他們認爲現場諮詢、熱線電話和員工援助計劃的結合足以保障審覈員的健康狀態。

筆者參觀結束,離開的時候發現公司內部審覈員幾乎都爲20多歲或者30歲左右,當他經過,所有內容審覈工作都要暫停,確保他不會看到任何Facebook用戶的隱私信息,所以這時,審覈員都在和同事親切地聊天。筆者看到牆上貼着那些激勵的海報,其中有一個口號是“廣泛的同理心”,還有一個則是Facebook首席運營官Sheryl Sandberg的名言,“當你不再害怕時,你會做什麼?”

那麼,考慮兩方面的聲音,Facebook這種模式是否合理?記者在參觀時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對員工表示了深切的關心,在這個系統中,他們似乎已經盡己所能地爲員工付出。Facebook自豪的是,它給所有代理公司的薪酬,都超出了最低工資的20%,並且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福利,還有明顯優於呼叫中心行業(call center industry)的心理健康資源。

雖然這種外包審覈模式也爲Twitter、Google、YouTube等大型科技公司所應用,除了節省成本,還可以迅速擴展到不同語言環境的新市場。但問題在於,這種模式將內容審覈中較爲特殊的言論和安全等關鍵問題,都交給了審覈員個人來負擔,好像他們僅僅是在商場處理顧客打來的服務電話一樣。

並且,Facebook並不願意讓外界知道是“人”在負責這項工作,Facebook寧願談論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進展,也不願意冒險承認其對人工審覈員的依賴能夠逐日減少。——考慮技術限制,和人類語言無限的複雜性,這一天也非常遙遠。

與此同時,這些內容審覈員是擁有數十億用戶的平臺的第一反應者,他們承擔的是現代社會中一項非常關鍵的職能,但薪酬卻不到許多一線工作者的一半。審覈員們儘可能長時間地從事這項工作,當他們離職時,保密協議會確保他們退回到陰影之下更加遙遠的地方。

對於這些審覈員來說,他們似乎從來沒有在Facebook工作過——嚴格來說,也確實是這樣的。

END

Media Plus 主編:S姐

參考圖片來源:未標註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轉載請聯繫:qmp_00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