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最厉害的托孤大臣不用多想大家致一认为是卧龙先生诸葛亮,可以说在先帝驾崩于白帝城之后,一个独自撑起蜀汉政权可以说是力挽狂澜。当然最强的也有最差的毫无疑问最差的托孤大臣毫无疑问曹爽同志当仁不让,以至于曹爽成了曹魏被西晋代替的罪魁祸首,那么曹爽为何在短短的十年从托孤大将军变成司马懿的阶下囚呢?

曹爽幸运儿中的不幸

比起二袁,太师来看,曹爽的作死度可以与之媲美

无意中的幸运儿

曹爽字昭伯,大司马曹真之子,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谨慎持重。曹睿还是太子的时候,十分喜爱他(曹爽字昭伯,少以宗至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可见曹爽是一个小心谨慎之人,因为这个原因深受曹睿喜爱(不排除曹睿的性取向问题,历史上曹睿养过男宠而且还是他叔曹休的儿子曹肇,而身为同宗的曹爽也有可能遭到迫害。)换句话曹爽算是曹睿的小弟了,当大哥曹睿当上皇帝,身为小弟的曹爽肯定加官进爵了。而后曹睿英年早逝要找托孤大臣辅佐曹芳,原本想让自己的叔叔燕王曹宇当托孤大臣,但是曹宇跟曹睿的两位近臣孙资刘放(这哥俩也是牛人,蜀吴有黄昏两大神,大魏俩天才)有私仇,干脆说不行,曹睿问他们谁最合适,他们说:“曹爽和司马懿。”我想此时曹睿虽然病重脑子应该还清醒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众所周知,从曹丕时代开始到曹睿时代对宗室的打压一直存在,因此曹睿心里还是要防着宗室,虽说曹芳不是自己的儿子,天下必须是曹丕这系的,但是依靠还是需要自己人的,而曹爽谨慎持重这性格是可以信赖的,如果要加个双保险的必须要找一个人牵制宗室,那人必须声望高的司马懿也就不二的人选。曹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大将军了,也从谨慎持重尝到甜头,开启了他十年作死大幕。

曹爽幸运儿中的不幸

幸运的曹爽遇到不幸的对手司马懿

作死大幕序章——安排亲信

由于曹爽从谨慎持重尝到甜头,他也一开始也开始谨慎稳重,知道自己没啥威望,也没干出什么政绩,更有一个厉害的老爸曹真,还有一个年龄比他大资历威望比他高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作为后辈的曹爽也虚心向自己的老前辈司马懿请教商量,感动的司马懿也认为曹爽这年轻人还行(从这看出当时的司马懿内心还是想当一个魏臣而非权臣)。但跟现代的二代们接任公司一样曹爽也想干出点政绩让那些个老臣们来看看,被自己的那帮哥们怂恿下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学习自己的老大哥曹睿的手法:先是对自己的老前辈司马懿动手了,明升暗降消除兵权,然后开始大清洗,安排亲信掌握实权。其实这想法也没错,毕竟那个时代有了兵权基本上有保护符。从这看曹爽还是太年轻了,没有什么政治头脑,这一闹看起来自己得到了满足了(曹魏这公司重要部门都是自己人),但没有考虑到后果,也没有实行一些安抚老臣的措施,得罪了一帮老臣,让这些老臣失去原有的利益,都认为你曹爽你不干啥事实,瞎胡闹。也导致了后面曹爽在高平陵事变之后没有曹操曹丕时代的老臣来支持他,从而证明了曹爽没有什么头脑,威信大失。

曹爽幸运儿中的不幸

虽然曹爽得罪那些老臣们,但是宗室和民间并未对曹爽失望

作死大幕发展——兴势之战

政治上大大折扣的曹爽看到自己学习老大哥曹睿失败就开始打军事上的主意,通过战争胜利来转移政治问题,那就打仗吧!打谁呢?一般传统肯定打吴国,魏武帝在赤壁之后狂打孙权,自己的叔叔曹丕这一辈子就跟孙权打着,而自己的老大哥曹睿亲征东吴前线吓得孙权干脆跑路了。由于之前曹爽学老大哥曹睿失败了,这次就不能学老大哥,那学谁当然是学他老爸,他老爸曹真还给他留下伐蜀路线(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而他老爸可是抵御诸葛亮的英雄,作为英雄的儿子怎么可以有怕,再说自己老爸的失败也有天气原因自己也应该不会这么背,再看蜀国那边,诸葛亮去世后开始低调了,蒋琬想联合和孙权取上庸之地结果孙权理都不理他,看样子蜀国没人,再看大魏强兵如云,你蜀国小国一个我怕啥,所以综合考虑打蜀国比较合理,计划完成开始出发,结果曹爽这一战不仅把他老子的脸给丢光了,还成就了费祎和王平,更重要这次大战死伤无数,不仅曹魏的将领恨他瞎指挥,更让老百姓都怨声载道失去民心还让原本依附魏国的氐、羌动摇!更重要的也为后面五胡乱华间接的种下祸根。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率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爽参军杨伟为爽陈形势,宜急还,不然将败。飏与伟争于爽前,伟曰:“飏、胜将败国家事,可斩也。”爽不悦,乃引军还。

曹爽幸运儿中的不幸

曹爽此时还有最后的武器——宗室的支持

作死大幕的高潮——专权乱政

军事上的失利上让曹爽心烦意乱了,此时的曹爽除了宗室的支持之外失去诸臣万民的支持了,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那就继续改革吧(此时,曹爽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结果改着改着改到宗室的头了,先听了何大才子的建议,先对太后动手赶到永宁宫,架空司马懿,纵容自己的亲信抢地抢钱,自己将吃的,乘的,穿的跟皇帝一样,更过分的是将自己的老大哥曹睿的妾拉去当自己的妾,宫里的宝贝就不说了当成自己的宝贝了,俨然一派自己就是皇帝的样子,这下才是曹爽玩脱的最关键——失去宗室的支持,作为臣子你不能越线,而越过这条线无论你是宗室也好是托孤大臣也好,你就是乱臣贼子了。那么你根本就没把宗室放在眼里,这样曹爽可是吧大魏国的所有人都得罪了。后来虽有他的弟弟曹羲的告诫,然而此时的曹爽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正爽在心头上,哪里还听上忠言逆耳的话。

曹爽幸运儿中的不幸

此时的曹爽已经是魏国的“全民公敌”

作死大幕的结尾——高平陵事变

此时的曹爽还以为宗室在支持他就肆无忌惮的带着皇帝去拜祭老大哥曹睿去了,也轮到了司马懿准备收割了,这次司马懿联合几位重臣开始了进行讨伐逆贼曹爽的大幕了,先是控制禁卫军,然后控制武器库,最后要拿太后的旨意。而作为宗室的太后也对曹爽痛恶,干脆也下旨办了曹爽,然而在这过程中跑了桓范,而当桓范告知曹爽事情的发生了,曹爽也从他的美梦中惊醒了,心里也大吃一惊没料到司马懿行动之快,也没想到宗族会抛弃自己。当司马懿派人来劝他投降,内心发生了动摇,桓范告诉他还有皇帝牌的时候,他犹豫了毕竟他有自知之明,打肯定以自己的能力打不过司马懿,自己如果真打皇帝牌那就坐实了自己就是乱臣贼子,再说还有蜀吴两国还有可能来搞事情,算来算去算了一夜干脆投降了,气的桓范大骂那句著名的:“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最终作为乱臣贼子的曹爽在大魏国上上下下痛骂下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并成就了司马懿“忠臣”这称号,也成就了西晋王朝。

曹爽幸运儿中的不幸

曹爽结束自己,也结束曹魏

纵观曹爽的一生可以说并不是曹爽能力不行,而是在不合适的时机把自己捧到了最不该到的地位,因为曹爽在心理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手了一个称重的担子,更没有什么实战的经验,还有一个牛逼的老爸压得他喘不过气而迫使他不能无能只能急功近利。注定了曹爽捧得越高,摔的越惨。当然曹爽虽然无能,但是曹氏宗族更加无能,在曹爽被诛之后尽无做出任何后续的反应,从而造成了曹芳被废,曹髦被弑。曹魏被西晋取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