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役名。清代地方州县等衙门内供驱使奔走之差役隶卒人等,统称衙役。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衙门的站堂、缉捕、拘提、催差、征粮、解押等事务。

衙役,分为内班与外班:内班是在衙内当差,如门子、侍役之类;外班又分可为壮班、皂班、快班等“三班” 。

官府的衙役大多来自于民间,可以子承父业。

外班衙役是百姓们最讨厌的人,这些人从前大多是市井流氓,进了官府后,他们就更加利用自己官府的身份在当地横行霸道。

虽说衙役是一群没有固定收入的人,他们的收入大多来自于平民百姓的克扣。

当一些来自中央的军机重臣来坊间视察时,衙役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大臣们牵马带路。

在遇到一些重大事情时,官府的衙役们就需要倾巢出动。图为一批衙役们全副武装准备外出执行任务的照片。

这是一张衙役执行杖刑的照片,一板子下去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图为一名衙役为官员牵马带路的照片。

图为几名衙役在公堂上陪审的照片。 注:图片来自于“十三姨说历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