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六字真言頌 羣星 - 六字真言頌怙主三寶

一位少年,正處於爲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總是有許多困惑無法參透,便去找一位得道禪師尋經問道。

他問:“一個人,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快樂、又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呢?”

禪師看着他稚氣未脫的臉,心中暗想:“汝子可教,慧根不淺。”便認真地回答說:“依你的年紀,有這樣的覺悟,很是難得。許多比你年長得多的成年人,尚不曾達到你之境界,甚至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

少年一臉虔誠地聽着,並沒有任何得意之色。

把自己當成別人

        禪師在心裏又稱讚少年一通,接着說:“如果你想做到你心裏希望的,牢記四句話就可以。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你可否說說你對這句話的參悟?”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這樣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把別人當成自己

禪師微微點頭,接着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說完便頓住,靜等少年道出自己的理解;

少年沉思一會兒,說:“是不是把別人當自己,就可以感同身受別人身上經歷的歡樂或苦楚,理解別人的需求,並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賦予恰當的幫助?”

把別人當成別人

禪師心中暗暗讚歎,只是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讓我們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侵犯他人的空間?

把自己當成自己

禪師聽完,手捻佛珠:“阿彌託佛,你與佛門真是有緣。我想告訴你的最後一句話是:把自己當自己。”

少年聽完立即回答:“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要尊重自己的內心,不要受外界環境或是他人的約束和成見,沒有干擾才能活出真我,落得更灑脫自在?”

禪師哈哈大笑:“果然是一個聰明的奇少年,爲師參悟了一生才凝練的幾句話,被你三言兩語就破解了。只是,這幾句話,雖然理解起來容易,但你還是要用一生的時間去付諸實踐啊。”

少年沉默了許久,叩首起身告別,從此就把這四句貌似自相矛盾的話當做修行的箴言,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又從中年到老年,在命運的盡頭用坐化的方式離開人世間。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還時常提起他的名字,有人說他是一個智者,有人說他是一個仁者,有人說他是一個愉快的人,因爲他不僅給自己,也給每一個身邊的人帶來了快樂。

少年用一顆虔誠的心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是因爲他撥開了心中的迷霧,參透了佛的最高境界。

故事中的少年,他能成佛,是因爲他不僅具有“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條件,更達到了“萬里無雲萬里天”的境界。一心向佛的人,心是沒有界限的,悟道也是沒有界限的,智慧開發更沒有界限。要達到“萬里無雲萬里天”的境界很需要智慧,這需要有緣人慢慢參悟。

佛禪智慧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則是表達佛家至高境界的偈語。這句詩,充盈凝縮了萬物的自悟自省,顫動了浩瀚的寧靜,展示出一種蒼溟之氣,在靜斂內藏中流淌着的是“天地與共”的深情大願。

前一句,月有光華,月如佛性,千江則指的是萬千衆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佛性在人心,亦無所不在;任何一條江河,只要有了水,它便能映入明月;任何一位衆生,只要他有心學佛,他便會有佛性。

後一句,天空有云,雲上是天。只要萬里天空都無雲,那麼,萬里天上便都是晴空。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慾、是煩惱。如果煩惱、物慾盡去,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釋理濤心語衆罪皆懺悔,

諸福盡隨喜;

種善因,

結善緣,

得善果;

溫馨提示:《智遊五臺山》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