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若谷設計

  聚焦中國原創設計

  

  蔡烈超工作室「MARIO TSAI STUDIO」2014年夏成立於杭州,是一家以設計思維輸出爲核心,探索材料潛在屬性和新的應用方式,堅持可持續化設計方式的研究型設計工作室。

  

  溫潤的極簡主義

  

  將材料潛在屬性的研究和新的應用方式的探索作爲主要的研究目標,融入設計師的審美意識形態和對社會與文化的認知理解,希望能夠得出改善社會和環境的解決方式,以及適應於設計服務新的應用方式。

  在設計過程中堅持節制化的設計原則,以更少的材料和程序來達到溫潤的極簡主義的狀態,這便是蔡烈超一直堅持的可持續設計方式。

  下面是蔡烈超工作室部分設計作品欣賞。

  Two-half Mirror

  

  通過兩個半圓造型的串聯,將儲物架與鏡子的功能結合了起來,方便使用者在使用鏡子的同時,隨手放置物品。圓弧的部分方便掛雨傘等。

  

  Pig Table

  

  “有一次去材料市場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很粗的鋁管疊放在一起很有意思,出於這樣的好奇我買了一截直徑250mm的鋁管放入自己的材料庫中。

  之後我竟然很自然地把其餘購買的材料放入了這個圓管中。這個順手而又自然的儲物過程就像是把硬幣放入儲蓄罐中一樣。

  於是我把兩者的特點結合在一起設計了這個儲物用的小傢俱。給他安裝上一個桌面後就變成了個有儲物功能的邊桌,它的樣子看起來就像一隻戴帽子的小豬。”

  

  Press Table

  

  利用常用廉價材料根據其本身的材料創新傢俱。薄的膠合板是一種輕量而且易於彎曲的材料,單片5mm的膠合板強度不夠,當多塊彎曲固定在一起的時候可以形成很高的強度,從此點出發設計了Press tables。

  

  鼓勵使用者親身去組裝產品,按壓三塊膠合板形成彎曲的形態並固定在金屬鐵圈上。此時的內應力得到一種穩定的狀態。整體可以完全拆卸成平板,運輸體積大大減小,而且這種材料本身廉價輕量、加工簡單,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和加工成本。

  

  Contilever table

  

  懸臂桌的概念源於七八十年代中國海報裏的人彎曲懸臂的舞臺姿態,表達一種強大的氣勢。懸臂桌由桌腿和桌板組成,從正常視角看,桌面看起來是懸臂狀態。整體移動輕便,桌腿可堆疊,減少大批量運輸和堆積過程中的體積,適合於咖啡廳等公共場所和私人住所。

  

  Cactus coat hanger

  

  整體設計利用金屬材料的特點,以純線條勾勒仙人掌的外輪廓。三個座標面上的金屬部件兩兩垂直,組裝而成爲一個有三維空間感的傢俱,兼具了視覺的通透性、包裝運輸方面的輕量化、使用易拆裝等優點。

  

  利用仙人掌“分枝”的造型特點來達成“衣帽架”的功能性需求,同時使產品自身裝飾化。在相應風格的家裝環境,抑或工裝(如服裝店)中,仙人掌衣架作爲一件裝飾傢俱,可適應多種不同場景,如自然主題、波普藝術等,平衡空間的趣味性與設計感,恰當削減過於冷淡的氛圍,同時保證空間的可使用性。

  

  Lift light

  

  燈具的設計靈感源自舉起火把的動作。我用現代的幾何手法解構了這個動作,希望傳遞出起承轉合的儀式美。材料上使用了不鏽鋼作爲主材,它的密度特徵,在配重球、抬升杆之間形成了很好的張力感。該組燈具可以單組使用,也可以無線延長,是可以適配多種空間的燈具裝置。

  

  Oblong chair

  

  幾何形狀的輪廓、兩個帶襯墊相連的圓盤,是Oblong chair給人最直接的視覺感受。簡約的框架,其採用了開放式底座允許光線通過,讓休閒椅可以在小空間中也不會顯得擁擠。

  

  R.E.D. series

  

  R.E.D.是上海傢俱行業協會組織,由趙雲、任鴻飛、李培新策展的一次設計探索活動,通過“紅木傢俱再設計”,與紅木行業的領軍企業,一起探尋紅木材料在當下社會的應用可能。蔡烈超此次由建築用材——工字鋼——獲得啓發,設計了“工正”茶桌、“隙光”吊燈及落地燈,組成了一個系列。與航管紅木一起,力圖呈現紅木材料本身的優良特質及全新的應用方式。

  

  作品“工正”茶桌的設計啓發於建材工字鋼,受益於紅木之剛度,以此作爲結構的立足點,運用工字造型減輕整體重量的同時又滿足所需強度。作品從細節到整體,線條挺直明晰,桌面跨度超長仍剛正不阿,呈現出嚴謹而雋永的清雅氣質。

  

  隙光爲自然界中的常見現象,從雲中漏出的灑脫之光,詩意非凡,隙光燈啓迪於此。光從縱橫交錯的木片縫隙中灑出,直線之光輕盈利落,借建築之於光的相互關係讓整體層次錯落分明。

  

  

  問答

  

  編者問:

  創立之初時的設計理念是‘用最少,造更好’,而如今的是‘溫潤的極簡主義’,二者本質上有何區別,對設計的領悟上有何提升?

  

  蔡烈超:

  “溫潤的極簡主義”是對設計語言的描述,剋制而又溫和,而“用最少,造更好”其實是一種設計方式。以往是通過更爲具象的方式表現,利用更少的材料和工序創造更好的產品,相對站在更爲微觀的角度看待設計。

  這是我們設計原則的基礎;現在我們仍然是堅持這一原則,只不過思考的方式更爲立體,表達方式可能更爲多元化。我們會從自然環境、人文社會和大工業化等多維度最基本元素思考,去創造環境可持續化、人文精神化和普世化的創意產物,可能是實用美觀的產品,也可能是一個啓迪更多人思考模式。所以領悟的提升更多在於以更包容的心態看待周邊事物,以更宏觀的視角去嘗試設計。

  

  

  編者問:

  你的設計工作室是如何從起步慢慢發展起來的,其中你覺得重要的關鍵點有哪些?

  

  蔡烈超:

  工作室起步於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家居設計市場相對空白期,較於現在更容易得到關注,當然抓住機遇需要有足夠的實力和對設計之路的長期規劃。真正的核心在於我們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和對設計探索的堅持,且不可過於追逐名利帶來的便利和對設計的安於現狀。

  

  

  

  編者問:

  如何看待設計與市場的關係,是設計引導市場,還是市場左右設計?

  蔡烈超:

  兩者之間的平衡關係沒有絕對的極端情況,不同產品或者事物中兩者所佔比重都不一樣。例如Iphone的設計會帶來巨大的市場反饋,而這個市場又會左右大部分手機品牌的設計,所以設計放在不同語境下就會有不同的呈現方式。當然尖子塔頂端的市場往往都是由設計引領,進而形成設計與市場的相互影響。

  

  

  

  編者問:

  較工作室成立之初的四年前,中國設計的整體氛圍有何不同,以及你對工作室未來的一個期許?

  蔡烈超:

  中國設計氛圍相較於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上個問題中提到的設計與市場形成的效應,形成了抄襲與創造並存的設計市場。當然這其中讓堅持不斷創新的少數年輕設計師和品牌脫穎而出。

  對於工作室的期許,應該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嘗試的,希望對每一個項目和設計思考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這會爲工作室的設計帶來更爲持久的生命力。

  本文圖片由蔡烈超工作室提供

  ▽蔡烈超工作室聯繫方式:

  Web : www.mariotsai.studio

  微信公衆號ID:mariotsaistudio

  Instagram : mariotsai_studio

  Email : [email protected]

  Tel : +86 0571 81902374

  ▽編者語:

  有設計,有思考,蔡烈超工作室在探索中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希望中國新生工作室們不被急躁的外部環境所擾,慢慢沉澱下來,用自己的設計思考與實踐,帶給我們更多的好作品。

  

  ^ 反問自己 質疑當下 打破常規 衝破教條 by 何以設計(中國)

  

  若谷關注日本設計,更關心中國原創設計。by 主編 立風

  ···

  若谷設計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微信公衆號 /新浪微博號/ MONO:若谷設計

  Behance:https://www.behance.net/ruogudesig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