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房價止跌微漲 專家:試探性上漲或動力不足

(原標題:2月長三角熱點城市房價止跌微漲 專家:試探性上漲或動力不足)

華夏時報記者 袁曉瀾 李貝貝 上海報道

“金三”時節,長三角不少熱點城市頻現“小陽春”。近期,上海新房市場頻頻“日光”、其他核心城市如杭州連續數次出現的“萬人搖”,蘇州、合肥等土地市場熱度飆升、頻現高溢價地塊的現象等,都在共同釋放着樓市回暖的信號。

上海房價連跌20月後2月首次環比上漲

事實上,自2019年開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樓市就出現了較爲明顯的回暖跡象。

根據3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03)》,緯房指數大數據(原大數據房價指數,BHPI)監測顯示,今年2月,全國房價總體止跌回漲,142個樣本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上漲0.355%,房價環比上漲城市94個,環比下跌的城市爲48個。而在1-2月間出現試探性上漲的城市中,一線城市整體小幅上漲,準一線城市以微漲爲主,二線城市基本止跌回漲,三四線房價總體止跌小漲,個別城市較快上漲。

以長三角區域爲例,上述報告透露,2月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上升1.07%,其中上海在經歷了連續20個月的持續下跌後,2月首次環比上漲了1.41%。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2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顯示,上海2月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5%,同環比均上漲,且同環比漲幅均有所擴大;而上海中原地產於同期發佈的數據顯示,由於春節的影響,2月上海樓市成交出現大幅下滑,當期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0.6萬平方米,環比減少42.0%,但同比增加50.0%;

準一線城市中,杭州房價止跌微漲0.32%,蘇州則繼續環比上漲0.53%。單以杭州市場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2月,杭州全市(不含臨安)共成交商品房6730套,環比1月的16500套,形成斷崖式下跌的趨勢。但在近7年同期成交中,僅次於2017年2月,位居歷史第二高位;二線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上漲0.393%,多數二線城市房價小漲或微漲,其中南京房價由跌轉漲。

土地市場同樣火熱,其中杭州及蘇州兩地的表現更爲引人矚目。例如,2月22日,春節過後的蘇州首場土拍中,就有超過40家房企參拍,出讓的6幅地塊中有四幅土地溢價率均在25%以上;而杭州開年第一次土拍,四幅地塊中就有兩塊溢價率超過10%,分別爲11%和20.1%;2月27日,杭州餘杭區又出讓四宗地塊,德信中國旗下的浙江潤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拿下其中一宗住宅地塊,溢價達30.55%。

針對上述數據及市場表現,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長鄒琳華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可以肯定的是,(當前的市場情況)比去年年底表現要好。”

短期房價難大漲

儘管如此,鄒琳華仍然謹慎地表示,包括長三角甚至全國市場未必會就此繼續“熱”下去,未來的具體走勢還是要取決於政策走向:“如果政策不發生整體鬆動,一二線城市可能小漲或微漲,三四線城市小陽春消退,迴歸穩中有降的軌道。如果政策整體鬆動,可能各級城市都會上漲。”同時,鄒琳華向記者強調,在“房住不炒”、“穩字當頭”的大環境下,這種政策整體鬆動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與鄒琳華看法相似,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03)》也預測: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將平穩緩慢釋放。由於一二線城市住房總價較高、對融資槓桿的依賴度大,只要限購、限貸等房地產核心調控政策不發生顯著鬆動,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動力仍將受到很大制約。熱點一二線城市房價或將以小漲或微漲爲主,短期難以出現大漲。

同時,由於2019年初局部樓市的“小陽春”具有較大的政策試探性成份。三四線城市房價持續上漲動力不足,如果未來調控政策不出現整體鬆動或轉向,樓市“小陽春”難以延續擴展。即使住房調控政策整體鬆動甚至轉爲剌激購房,三四線城市局部“小陽春”可能發展爲新一輪的房地產熱,但房價會快速上漲之後仍將再度下跌。此外,如果房地產調控政策能夠堅持房住不炒和保持充分定力,三四城市局部“小陽春”將自行消退,房價仍將趨於穩中有降。

因此,報告建議,堅持“房住不炒”,防範房價大起大落。在保持樓市相對平穩的前提下,穩妥實施住房市場長效機制方案。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