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無人值守,貨物伸手可取,付款全靠自覺。在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第一教學樓內,有這樣一個“誠信驛站”。自2013年設立至今,5年的時間裏,“誠信驛站”在方便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同時,也見證了當代大學生的誠信度。

校園裏的“誠信驛站”。記者 盧偉麗/攝

“誠信驛站”其實是一個無人值守的學生自助購物小超市,採取無人售貨的經營方式,在攤位上設立收錢箱和收款二維碼,顧客是消費過程的真正主體,自行選擇商品或服務,自行付款和找零,一切全憑自覺。

10月24日上午,記者在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第一教學樓的大廳裏看到,“誠信驛站”位於大廳東側,緊貼牆根。貨架上有筆、本、橡皮等學習用品,也有口罩、垃圾袋、水、紙巾等生活用品。商品均伸手可取,價格從0.5元到5元不等。在空白處設有收款箱和收款二維碼,並有醒目大字提示。貨架上方有個小黑板,上面寫着:“無人售貨,無人找零,爲公益奉獻一份力量,請確認付款後離開。”緊挨着此處有個更小的黑板,上寫:“實收:154。應收:159。誠信指數96.8%。”

快上課了,一名男生急匆匆地跑進來,在貨架上拿了一支筆,用手機支付後,又趕緊回教室上課了。記者在“誠信驛站”觀察了十幾分鍾,發現雖然無人值守,但每位來購物的學生都會自覺用手機掃碼付款。一位女生說:“買東西當然要付款,不管有沒有人看着。”

據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工學二部黨支部書記畢鑫介紹,“誠信驛站”創建於2013年,建立的初衷一是爲了方便學生,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瞭解學生的誠信度。“誠信驛站”一直由學生經營,屆屆相傳,直到現在。團隊成員每天會進行盤貨、補貨等義務勞動,收益全部用於公益活動。這些年來,他們用“誠信驛站”的收入幫助過貧困老人和殘疾人,給山區的孩子們購置過體育用品和圖書。

“誠信驛站”見證着大學生們的誠信度。自創建以來,每年的平均誠信指數都在80%以上,且呈上升趨勢,2018學年以來有幾天達到95%以上。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曹鴻飛對學生們的誠信表現感到很欣慰,他表示,這說明學校在課堂主渠道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教育還是很有效果的。學校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這纔是成才的根本,讓學生一生受益。

(燕趙都市報 記者盧偉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