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社會階層劃分爲“士農工商”,讀書人地位最高,商人雖然有錢,但是地位最低。李白就是因爲父親是商人,連科舉都不可以。不過隨着社會的發展,又衍生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說法,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而九流又分爲“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是指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中九流”是指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 尼;“下九流”是指師爺、衙差、優伶、媒婆、剃頭師傅、訟師、盜、竊、娼。

而“五行”是指車行、船行、店鋪行、腳行、衙役行;“八作”是指金匠、銀匠、銅匠、鐵匠、錫匠、瓦匠、石匠。

在清朝,“下九流”和“五行八作”都是最低賤的職業,一般是孤兒或者窮苦人家孩子來做,而且連子孫後代都抬不起頭來。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這些職業裏,如今有三個職業日進斗金,着實讓人羨慕。

1、優伶

優伶,就是指演藝人員,包括唱歌的、舞蹈的、演戲的。

優伶也可以稱爲戲子,古代有一句話:“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可見戲子的地位有多麼低下。

在古代,戲子和娼妓、奴婢一樣,沒有人生自由,常常被買賣,自己的一切都要主子說了算。

在婚配方面,戲子不能和平民(良人)通婚,想通過婚配來改變階級屬性非常困難。

很多男戲子爲了演戲也要塗脂抹粉,打扮的跟女人一樣供人觀賞,博取看客的歡心,在古代看來這是非常丟人格的事情。

古代有士農工商之分,而戲子,是不屬於這些等級的賤民。

風水輪流轉,現代,沒有了戲子這個稱呼,取而代之的是“明星”、“男神”、“女神”。明星不僅地位高,而且收入多,日進斗金。僅僅是一個范冰冰,偷稅漏稅就多達八億,真是太能賺錢了。

2、訟師

訟師其實就是律師。古代流傳着一句話: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其中的牙就是訟師,可見訟師在古代地位多麼低下,多麼遭人恨。

在清代,訟師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他們不僅沒有合法的社會身份,而且經常遭到官府的打壓和貶抑,有着極差的聲譽。

如清嘉慶二十五年上諭所說:訟師的活動,無非“陷人取利,造作虛詞”、“造謀誣控”。

訟師不僅官府不待見,還受到道德輿論的譴責,訟師一般被人們罵作“訟棍”、“好訟之徒”、“獐頭鼠目”、“鬼頭鬼腦”等。

可是到了現代,要建設法治國家,律師成爲一個光鮮的職業,到處都受到人的尊重。如果要打官司,還求着人家律師。

律師不僅地位高,收入也不菲,一個案子收入上萬,是很平常的。

3、剃頭師傅

在清代,普遍把前面頭髮剪了,後面留個辮子。所以,剃頭也非常簡單,只要把前面剃光,後面辮子剪短就行。

清代的剃頭師傅,不需要高超的技藝,也沒有固定的門面,走街串巷,連個家庭都難以維持,所以常常被人看不起。

而到了現代,髮型林林總總上百種,還五顏六色,理髮已經成爲一門藝術、一門技藝,甚至成爲時尚的一部分。所以現在的理髮師傅,收入是絕對不低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