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面對#MeToo,你會沉默還是挺身而出?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 人間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添加星標留住圈哥

媒體人的成長,有的時候厚積薄發,有的時候只需要一個勇敢的報道。

文 / 趙 晴

7月27日,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星期五,PP體育的綜合編輯Danny慣例早班,長久以來的新聞習慣讓她一早刷起微博,查看有沒有遺漏的新聞,她發現關注的很多大V都在當時轉發了一條相同微博,細看內容,讓她不寒而慄,怒不可竭。

“METOO”之風燒至體育圈,她坐不住了

一個月前,公益圈知名人士雷闖、資深媒體人章文相繼被曝性侵,網絡上一度掀起了“METOO”熱潮。不少女性紛紛挺身而出,敘述了自己曾遭遇的騷擾事件,呼喚公衆正視這一問題。這股熱潮也蔓延到了體育圈。

7月26日深夜,一名網友“孫孫向你扔了只狗”在微博發文,講述了自己在14,15歲時曾經兩度被騷擾的事件。而當事人則是前羽毛球世界冠軍劉堅軍和另一名前國羽隊員張偉。

看到當事人和體育相關,又是羽毛球世界冠軍,多年的新聞敏感,讓Danny當機立斷跟進並編輯發佈了這條新聞。

“之後看了一下,新聞媒體,尤其是幾個門戶網站的體育口兒都還沒跟進,事件影響並不大,加上當事人並不知名,感覺這個新聞事件本身確實沒有什麼所謂的‘爆點’。”從新聞的維度看,Danny做出了她職業化的判斷。

“但是,若事情如果屬實的話,對於這個姑娘來說,真的是一輩子的大事兒了。所以我就想跟進一下,一個是想求證一下,另一個主要是我有一些朋友一直非常關注女性平權活動,並參與其中,想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幫助。”在接受生態圈專訪時,Danny如是說。

秉着這樣的初衷,Danny隨後發了微博私信給當事人,附上了自己的名片和第一條新聞鏈接,雙方互加了微信。溝通過後,Danny發現當事人對待採訪的態度很積極,於是就順其自然地發了提綱給她。

在快速地取得了當事人的信任後,Danny拿到了關鍵證據,一份獨家的錄音資料,兩段加起來大概1個小時40分鐘,當事人之後更是直接把日記發給了她。

“這個時候基本已經可以確認事件的真實性了,於是當天晚上10點左右,我又跟進了一下事件中另兩位當事人的採訪,其中劉堅軍拒絕了,張偉也是拒絕的態度,但還是回答了一些問題。”開始還抱有懷疑心態的Danny,在瞭解了事件的細節背後,心裏更加篤定地要報道下去。

7月28日早上,梳理了手中的素材之後,Danny和同事一起完成了這個事件的專題。

PP體育官方微博發佈了關於此事的報道內容,並得到了當事人轉發

燃燒吧,我的新聞魂

新聞最重要的是呈現事實,不能摻雜個人主觀感受,是非曲直需要交由真相和讀者去判斷的。

談及報道過程中的困難,Danny坦言:“感覺是撰寫稿件的時候,新聞客觀主義和個人主觀傾向的平衡最難把握。聽完錄音資料我非常氣憤,這兩個人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爲但完全不當回事,並且把責任推給一個當時年僅13歲的小女孩。他們自己也都有家庭,而且都有女兒,還能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情,簡直不可思議,是真的壞且蠢。”

“但是呢,我做新聞的,又不能完全把這種情緒帶進稿子裏,所以成稿之後,陸續有一些刪減和更改,盡力剋制,盡力客觀描述事實,但是最終我覺得可能還是有所欠缺,這個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經驗和教訓吧。”

報道此類事件,另外的關鍵一點在於對“度”的把控,早有汶川地震採訪遇難者家屬事件,近有澎湃新聞報道湯蘭蘭事件,採訪不當會給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網友也會質疑媒體有“喫人血饅頭”的心態。好在當事人非常堅強勇敢,這也是小姑娘給Danny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她能站出來發微博已經很勇敢了。後續採訪的時候也是,她對待這件事非常堅定,有自己的想法,有點無畏。我當時覺得,哇,00後誒,真的比我們強太多。”

“最開始採訪的時候,我很擔心採訪會對小姑娘造成二次傷害,但由於她心態非常好,所以我沒有遇到這個問題。還有就是她把日記拍給我的時候,我很怕自己最後承擔不起她的這份信任。”

Danny的困擾不無道理,“METOO”運動在全球來勢洶洶,振聾發聵,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勢頭過後,一盤散沙,甚至無人提及,這是受害者最不願意看到的。

“不要說me too在中國步履維艱,就是在國外也沒少遭白眼。可能確實存在一些不真實的惡意指控,但整體來說還是有積極影響的。畢竟,女性被騷擾的事件太多太多了,真的需要這樣的聲音出來呼籲一下。提供這樣的發聲渠道,不僅僅是爲了曝光惡人的所作所爲,或者聲震、敲打潛在的危險分子,更是爲了讓曾經受到過傷害的女性,直視自己的遭遇,別害怕,別認爲遇到這樣的事情是自己的問題,因爲壞人就是壞人。這個也是採訪的時候,小姑娘說的最希望通過這件事能夠帶來的積極影響。”

“我想通過自己有限的力量,讓大衆能夠對這個事件有所瞭解,畢竟證據確鑿。我最不希望的就是姑娘發了微博(截止目前,轉發量7.9萬),但是之後就再也沒有跟進與關注了,別像打水漂一樣,石頭就此沉底了。這種事情不應該被遺忘,應該被記住、被解決。”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從首體新聞系畢業五年,雖然跟體育沾邊兒,但這也算是Danny第一次報道社會性事件。

“這讓我感覺自己的存在還是有一點價值的,給了我一點信心吧,畢竟現在輿論總是說新聞已死。之前新聞說在冊的調查記者全國只有175名了,雖然我只是一個小小的體育口的編輯,但以後還是要好好學習鞏固專業知識,繼續努力工作,積極寫稿啊!”

在生態圈採訪Danny時,距離當事人發聲已經一個月了,隨着警察的介入,Danny的報道工作也告一段落,但她還經常和小姑娘保持一定的聯繫,跟進事件動態,爲的是不讓小姑娘感受到新聞媒體的冷漠,關注不應該隨着報道的結束而停止。

“哪怕能做的再小,我也願意試圖去改變”,Danny笑着說,但聲音卻格外堅定。

《人間》,是體育產業生態圈推出的一檔體育人物紀實欄目。從時代風口上的弄潮兒,到兢兢業業的普通人,在體育產業奔湧的時代浪潮裏,我們力圖還原每一個人物最真實的面貌,因爲正是無數個他們,最終構成了行業的全貌。

這裏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如果您或身邊的朋友願意分享一段經歷,不妨通過後臺留言聯繫我們,不論是平凡世界抑或是英雄史詩,生態圈願意成爲這段故事的記錄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