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现代基建技术在世界是名列前茅。中国高铁技术、发电技术、造桥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上一期我们讲了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中国的另一座举世闻名的大桥: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被称为世界现代第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享有如此赞誉,是因为它的工程体量之巨大,建设条件之复杂,超过以往世界所有同类工程。而且,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施工,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技术,没有借助丝毫的外力。早在20世界80年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曾经想要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技术限制,这个计划迟迟没有进一步的规划。直到2003年,中国政府决定建设港珠澳大桥项目,这个项目才被提上日程。

但是,想要建设港珠澳大桥,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外海沉管隧道。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中国的沉管隧道工程一共还不到4公里,而这一个项目中的沉管隧道就有6.7公里。更难的是,这次还是在外海环境下建沉管隧道,环境更为复杂。这对项目队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2007年,工程师们为解决这个难题进行全球考察,当时全球超过3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只有两条,一个是欧洲的厄勒海峡隧道,还有一个是韩国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桥,而韩国的这个隧道安装的时候,还得完全依靠欧洲人。

项目队先来到韩国,想要去看一看他们的装备,但是被他们拒绝了。于是他们又找到当时荷兰的一家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想要申请合作。但是由于对方要价太高,高于项目的预算约15倍,项目队只好退回中国,进行自主研发。

终于,在2013年5月1日,历经96个小时的连续鏖战,海底隧道的第一节沉管成功安装。从这个零的跨越,直到后来32节沉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沉管隧道技术的成熟。最令人震惊的是最终一节的接头合龙,就是这个挑战最困难的部分,一百多年来都没有特别好的方法,但是通过中国工程师经过4年的研究和攻关找到了办法,在新方法的指导下,正常应该用8-10个月的安装时间,我们中国的工程师,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安装!

2018年10月24日,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了,通车后珠海至香港将由原来的水路约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半小时以内,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形成“1小时交通圈”!

为我们大中华点赞,为中国的工程师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