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統計,截止2018年底,全國的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相比於2017年增加了2285萬輛,增長了10.51%。伴隨着汽車數量的增加,停車位的缺口更加突出,以北京爲例:據不完全統計,居民的停車位缺口高達129萬個,尤其是夜間小區停車需求,矛盾相當突出。

小區路邊停車位

“好不容易有了車,還要天天找車位”“如果有自己的車位,誰願意天天“打游擊”呀!”這是一位北京市民的感慨,千辛萬苦有了車,喜悅很快就被每天的找車位給沖淡了。

規劃不足產生的停車難,究其根本是停車位的不足,要解決停車難問題,對智能停車場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事實也是大量的智能車庫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車位緊張,佔位情況時有發生

那麼,智能停車場智在何方呢?一般來說,智能停車場是將停車場完全統一於服務器或雲端,進行集中化管理的集信息收集、數據處理、應用指導爲一體的智能化產品。

智能停車場首先可以實現車位引導,這個引導既指引流,也就是外部車輛引導到閒置的停車場內,也指場站內部的引導,就是將車輛引導到停車位上;

小區智能停車管理設備

同時,智能停車場可以實現便捷管理,便捷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尋車指引,可以利用手機app或其它工具,快速尋車;二是出行便捷,智能停車場可以採用中央收費或閘口不停車收費。

智能停車場還可以系統的自動運行,減少了人工成本,降低誤操作風險,降低了管理成本;

立體停車車位

那麼,智能應用如此廣泛的情況下,傳統的停車場會不會被取代呢,作者認爲,科技應用於生活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體現,先進代理落後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雖然,各地條件不同,發展不同,情況會有所差異,但也只能決定其智能化水平的有高有低,有前有後而已。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圖片均從網絡轉載,對文中陳述內容和觀點均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或不實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予以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