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韶關城郊一家玩具廠大門外,人們總可以看到一箇中年女子帶着殘疾的丈夫在擺攤,旁邊還拴着一個殘疾的孩子。她就是39歲的許世香,攤位上拴着的是她9歲的小女兒馬日華。許世香一家四口人三個人殘疾,全家的生活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身上。擺攤掙錢、照顧丈夫和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圖爲許世香將女兒拴在攤位上。

  許世香在大山裏長大,小時後家裏極其貧困,自己身體不是很好。19歲時經人介紹嫁給了比她大10歲的聾啞男子馬漢袖爲妻。雖然許世香對馬漢袖不是很滿意,但想着他雖然不會講話,但還很勤快,日子湊合湊合也是一輩子。圖爲出攤後,沒有顧客時,許世香喂女兒喫早晨。

  2002年,兩人有了一個兒子。然而命運似乎跟許世香開了一個玩笑,兒子生下來就是一個智障。2009年12月20日,兩人迎來小女兒馬日華,全家人欣喜萬分,然而這種欣喜持續了很短時間,就被現實擊潰。小日華在1歲多的時候,出現肺炎、咳嗽、喘、嘔吐等症狀,反反覆覆地去醫院,怎麼治療也不見好轉。

  最後在當地大醫院被確診爲“腦性癱瘓兼伴先天性心臟病”。當醫生告訴許世香這個消息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這意味着一家四口人,其中三個人都是殘疾,許世香無論如何也難以接受。後來她曾帶着女兒要跳樓,感覺實在活不下去了,最後被好心人救回來。

  兒子智障花了很多錢沒治好,女兒腦癱或許還有康復的希望。接下來便是無窮無盡的康復治療,但面對這樣一個家庭,給孩子康復治療談何容易? 面對兩個孩子,想想自己這一輩子,許世香常常淚流滿面。

  許世香一家原來住在廣東韶關乳源桂頭鎮塘頭移民村,他們家是一個大家庭。2006年洪災沖毀屋子後,安置房很難容納下這個16口之家。後來,爲了方便給孩子治病,許世香帶着一家4人在韶關城郊租了一間20平方的岀租屋,開始用她瘦弱的肩膀獨自扛起這個家。

  爲一家四口的生計,更爲女兒康復治療的費用,許世香一天要擺兩次攤。每天凌晨4點起牀做油條豆漿以便能趕在玩具廠工人上班前擺上小食攤。上午9點收攤後馬上趕往水果市場進貨,以便下午推銷水果。晚上回家顧不上喫飯帶着女兒去康復治療。日復一日,許世香回到家基本都是深夜11點,每天只睡5個小時。在許世香心中,只希望女兒長大後能夠自理,就心滿意足。圖爲清晨,夫妻倆在做早點,女兒被拴在攤位邊。

  令許世香欣慰的是,在她不懈的堅持中,小女兒的身體逐漸有了起色。但這個時候,丈夫卻出事了。不久前,許世香的丈夫騎三輪車不慎嚴重摔傷,不得不住進醫院。圖爲許世香帶着女兒做康復治療。

  那段時間,許世香頭幾乎炸裂了,要照顧丈夫,又要照顧兩個孩子,最讓她頭痛的是丈夫的治療費用和女兒的康復費用。這幾年治療兒子和女兒早已花費30多萬,舉債10多萬。圖爲許世香在流淚。

  爲了省錢,馬漢袖在醫院僅僅呆了兩個星期就出院了。隨後,夫妻兩又出現在玩具廠大門口。許世香平時擺攤時,丈夫都在一旁打下手。圖爲夫妻倆在忙碌,被拴住的女兒在一邊安靜地玩耍。

  每日出攤,照顧女兒成了難題。最初,許世香將女兒放在家裏,但有幾次,許世香發現,女兒留在家中,常常用頭撞牆,弄得鼻青臉腫。最後,許世香不得不將女兒帶到攤子邊上。圖爲攤位邊哭泣的小日華。

  每天玩具廠上下班高峯,是許世香生意最忙碌的時候,這個時候,她和丈夫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女兒,不得已,許世香用繩子將女兒拴在攤上,任由其自己玩耍,困了就讓她睡在地上。

  許世香說,女兒堅持治療了七年,進步還是很大的。起碼她現在也會走路,語言交流也慢慢進步中,她捨不得放棄。她說要是女兒也能接受訓練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年半載,肯定有進步,但高額的費用只能讓她望而卻步。儘管現在擺攤有一點收入,但目前也只能維持全家四口人的生計。

  許世香說,孩子的求醫之路雖然異常艱辛,日子過得很艱難,但她會咬牙堅持下去的,只求未來女兒能簡單自理。(江雨 陳家慶)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