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0月20日,也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多数年轻人认为骨质疏松日是老年人的节日,跟他们不沾边,但小麦很不情愿地告诉您,骨质疏松症一视同仁,不会仅仅光顾老年人,稍不留神,年轻人的骨骼健康水平就会提示自己“余额不足”。

据悉,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提交了他们的调查数据,在我国,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女性因骨质疏松导致的原发性髋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蔓延和运动量的日益减少,骨质疏松已经显示出年轻化的趋势。骨质疏松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年纪轻轻为何得了骨质疏松?

年轻人中发生骨质疏松的病例并非少见,除了比如成骨不全、特发性骨质疏松等原发性或各种神经肌肉性、免疫性、内分泌性、代谢性疾病、原发性甲旁亢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病,更多的原因在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缺乏运动。

比如吸烟、饮酒、药物摄入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尼古丁对骨代谢有不良影响,酗酒对成骨细胞具有毒性,许多药物都会影响骨代谢。而长期缺乏运动者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D生产不足,从而导致钙摄入减少。

久而久之,骨质就会加速流失,骨头变脆变薄,容易受外力影响造成骨折,甚至发生自发性骨折。年轻人骨折出现在上肢最多,且可能有多次骨折,严重者打个喷嚏、咳嗽一声都可能会造成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麦瑞骨科医生解释说,医学上把这种在无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叫做脆性骨折。一般来说,脆性骨折的易发生人群是老年人,脆性骨折就是因为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但有的年轻人因为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得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甚至严重到引发了脆性骨折,就不得不让人担忧了。脆性骨折会使人致残,并且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预防骨质疏松,从年轻做起!

科学运动、储备骨量

年轻人精力旺盛、活力四射,应该参加体育锻炼,科学证实,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维持骨量甚至增加骨量,并可以获得更好的平衡感,避免跌倒造成骨折。所以,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做起,科学运动!

合理膳食、营养骨骼

人体骨骼是变化的,既有流失也有补充。当流失大于补充时,就会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要在平时对骨骼及时进补。如骨骼中22%的成分是蛋白质,平时应多吃点蛋类、奶类、核桃、肉皮等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而钙是骨骼健康长城最不可或缺的砖石,最好的补钙品是牛奶和奶制品。钾也是骨骼生长代谢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而香蕉、橙子、李子等水果中钾含量较高。

多晒太阳、促进吸收

阳光中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吸收。所以,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保证20分钟日照。现在许多年轻人不愿出门,这就会影响钙的吸收。

科学补钙、及时就医

骨骼钙质流失,很多人就会盲目补钙。但是年轻人更应该科学补钙,不能盲目服用药物。建议定期体检,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就要由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补钙方案。

您可以到麦瑞骨科医院做一些专业的检查,如血钙、尿钙、肝肾功能、骨密度等,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做评估,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活得有“骨”气,为健康加油“骨”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