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作爲近代上海灘上的風雲人物,在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最終選擇離開上海,前往香港,並且在兩年之後病逝。從14歲進入上海龍頭黃金榮公館,到30歲就已經成爲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坐上了華人在法租界最高位置。

杜月笙

從一名賣水果小販到上海灘鼎鼎大名的人物,杜月笙的一生傳奇頗多,始終堅持“金錢用得完,交情用不光”的他有着難以想象的人脈關係,所以杜月笙的影響力巨大,1949年上海解放前,我方曾聯繫杜月笙,希望他留在上海穩定局面,畢竟時局不穩,總要有一個撐得住場面的人。此時的蔣介石希望杜月笙能跟他去臺灣。但是考慮再三之後,杜月笙都沒選,而是選擇離開上海,去了香港。

在之前的歲月裏,杜月笙和我黨是有過歷史淵源。雖然身上污點很多,但是也做過好事。他曾經花費巨大人力財力搭救國愛國人士,也爲八路軍提供過物資,藥品等等。還長期做慈善,但是爲什麼他最終還是要離開上海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殺害了汪壽華。

汪壽華

汪壽華作爲著名工人運動領袖,他在1926年至1927年將近一年的時間多次在上海組織和發動工人武裝起義,震懾反動派和帝國主義勢力,讓工人運動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汪壽華還曾在22歲代表遠東職工遠赴莫斯科參加同盟會議,是我黨優秀年輕代表。

工人運動

在汪壽華最後一次組織的工人運動中,爲了能有更大的影響力,他便親自去遊說有權有勢之人和幫會頭目,在他看來所有的力量,都可以團結起來。他在前線和工人們一起並肩奮戰,從不退縮,連續幾天幾夜的戰鬥,讓整個上海除了租界以外的地方都由工人們掌控。而汪壽華也被推選爲臨時委員,總工會執行委員等重要職務。

孟小冬與杜月笙

然而工人運動的勝利卻是階級鬥爭的開始,反動派和帝國主義勢力不僅經常破壞工廠,阻礙工人們復工,還私下勾結地痞流氓打砸搶燒,以此破壞資本家和工人們之間的關係。爲了維護勝利成果,汪壽華挺身而出強烈抗議,並且面見蔣介石針鋒相對。

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

1927年4月的一天,杜月笙給汪壽華髮去請柬,當時的情形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場鴻門宴,然而爲了讓工人運動能持續走下去,汪壽華必須隻身犯險。就在汪壽華進入杜月笙公館後,就被立刻抓起來。杜月笙命人將這位傑出的工人領袖活埋,因爲杜月笙早就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年僅26歲的汪壽華就這樣被殘忍殺害。

時任總工會委員長的汪壽華被殺害後80多萬工人們羣龍無首,蔣趁此機會大量抓捕先進工人分子並加以殘害,喪命之人超過千餘,所以後來我方勸杜月笙留在上海的時候他心中畏懼,思索之後還是選擇離開。

上海解放後,當初的兇手馬祥生、葉焯山等都被判處槍決,杜月笙聽聞後惶恐不已,不就病逝。

杜月笙的一生有着太多的傳奇,也有着許多污點,不知道各位對杜月笙有何看法?如果當時他選擇留在上海又會是怎樣的結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