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病程有自限性。咳嗽、流涕症狀一般在病程3-6天達到高峯,然後逐漸減輕恢復。感冒的治療和護理主要是適當採取措施緩解感冒症狀引起的不適(如果沒有引起孩子不適,這些症狀就不需要干預),同時等待(時間),持續觀察(以識別其他潛在的、需要就診干預的情況)。但是有幾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併發症和細菌感染有關,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下面我們來看看什麼情況可能需要用抗生素?

兒童感冒

1,急性細菌性鼻竇炎—警示症狀:流涕、咳嗽遷延或反覆

大約6%-9%的上呼吸道感染會併發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細菌性鼻竇炎的症狀也是流涕,咳嗽,發熱等,和感冒症狀基本重疊。那麼什麼時候需要考慮孩子已經不再是普通病毒感冒,而可能得了細菌性鼻竇炎了呢?判斷依據不是X光片等輔助檢查,而主要基於孩子的臨牀症狀,尤其是呼吸道症狀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如果您的孩子具有以下表現,需要考慮是急性細菌性鼻竇炎:1)孩子日間咳嗽或鼻部症狀超過10天以上沒有好轉趨勢,或者2)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好轉後又再次加重、新出現嚴重頭痛或發熱,或發熱初始消退後再出現發熱,或者3)從生病一開始就是≥39℃高熱並且伴有膿性鼻涕,連續3天以上。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感冒了,症狀在7-10天內流涕或日間咳嗽持續不好轉,或者5-6時短暫好轉又再次加重,就需要帶孩子就診看是否有細菌性鼻竇炎。當然,還需要排除孩子是否有過敏性鼻炎或鼻腔異物等病因。

2,急性中耳炎—警示症狀:耳朵疼痛

一些孩子在感冒過程中會出現耳朵疼痛症狀,往往是因爲合併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病毒性感冒繼發細菌性感染引起的一種併發症,多見於6-24個月齡的寶寶。耳部疼痛是急性中耳炎兒童最常見的症狀,也是提示診斷的最佳預測指標。一項針對335次連續急性中耳炎發作的前瞻性研究顯示,42%的患者有重度耳痛,40%的患者有輕至中度耳痛,還有17%無耳痛症狀。特別在小嬰兒,可能沒有耳痛而表現爲非特異的症狀和體徵,包括髮熱、煩躁、情感淡漠、睡眠障礙或不安、餵養困難或厭食、嘔吐、腹瀉等。

急性中耳炎的診斷需要滿足一定的標準:(1)中重度鼓膜膨出伴中耳積液, (2)輕度鼓膜膨出,伴最近發生的耳部疼痛或鼓膜嚴重紅斑,(3)非外耳炎引起的急性膿性耳漏。這個標準通常要專科醫生來判定,但如果孩子在感冒病程中出現耳朵疼痛,或者小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拒食等狀態不好的情況,需要就診評估是否因爲合併了急性中耳炎。

3,A組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警示症狀:咽痛但流涕咳嗽感冒症狀不明顯

急性咽炎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也可引起咽痛症狀。A組鏈球菌(也稱爲化膿性鏈球菌)是最常見的細菌性急性咽炎,表現爲咽痛、扁桃體腫脹滲出、頸部淋巴結腫大伴發熱;即使不使用抗生素治療,2-5天內症狀也可自行緩解。但是A組鏈球菌感染後,其中一些菌株和在易感的個體可引起一種叫急性風溼熱的併發症---- 一種可引起關節炎和心臟損害的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療可以迅速緩解鏈球菌咽炎症狀、減少化膿性併發症,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發生急性風溼熱的風險。那麼什麼情況需要考慮檢測A組鏈球菌呢?如果兒童和青少年有咽炎表現,如咽痛、扁桃體有滲出物或腫脹、發熱,而沒有咳嗽、鼻塞、結膜炎、聲音嘶啞、腹瀉或口咽部病變(潰瘍、皰疹)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症狀,需要檢查評估A組鏈球菌。2-3歲以下兒童少見A組鏈球菌咽炎,也少見急性風溼熱,通常不需要檢查。這個年齡寶寶如果出現A組鏈球菌感染通常表現爲遷延性流涕、頸前淋巴結腫大伴觸痛和低熱,特別是如果有A組鏈球菌感染病人的接觸史,可能也需要進行檢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