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赢脱贫攻坚战】不等不靠,他在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陈飞,仙来办廖家管理处陈家村村民,1983年出生,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务工中不幸失去左臂,造成肢体三级残疾,妻子张斐为聋哑人,育有两个女儿,家庭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生活比较困难。2017年5月,经管理处精准识别,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陈飞在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和帮扶干部帮助下,通过小额贷款5万元,经营着一家副食品批发店,年收入超过了3.5万元,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突发意外 陷入困境

陈飞曾经也是一名翩翩少年,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学校毕业之后进入工厂车间工作,干起了车床工,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工作中他的左手不幸卷入机器,造成左臂截肢。肢体的残疾给他造成了诸多不便,在工作上屡次碰壁,他先后几次外出务工受挫,很多工作干不到三五个月或是胜任不了或是被辞退。但他始终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寻找工作的机会,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结婚后,妻子也是残疾人,还生有两个女儿,家庭压力剧增,经济一度陷入困境,有时只能靠妻子外出打短工和父母接济维持生计。

精准帮扶

自力更生

在2017年贫困户精准识别时,陈飞因家境贫困被评为精准贫困户。为了早日脱贫,走上致富路,他在管理处党支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指导下,提出了自己的脱贫计划——开食品杂货店。考虑到夫妻双方都是残疾人,外出务工无法照顾小孩,发展养殖业无技术基础,又干不了重体力活,开店符合家庭实际。帮扶干部区人大常委会副县级干部黄青玲了解到陈飞这一想法后,鼓励和支持他开展市场调查,多次到他家里出谋划策,积极主动为他争取小额贷款5万元,作为经营食品店的启动资金。这对一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的陈飞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2017年8月陈飞在新钢铁山安置小区的食品店顺利开张。“我不怕苦,就怕没资金。”陈飞说,其实他一直想靠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可是苦于没有资金,这不,现在店开起来了,终于可以大干一番了。

不屈不挠

脱贫致富

然而,任何事情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陈飞经营的食品店由于位置较偏,人流量不大,导致商品滞销,一天下来的营业额不到200元,加上店面开销,盈利无几,经营不到半年的食品店被迫关闭。但经历了无数挫折的陈飞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退缩,而是把目光看的更实际。原来在2017年年底,管理处启动陈家村小组店面分配,陈飞想在家门口开一家副食品店。这一想法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店面要靠近临街,人流量大。机会视乎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在安置房店面分配时,陈飞一家如愿分配到了一间临街的20多平米的店面。小店在今年年初开张了。

陈飞 “脱贫之星”有话说: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更感谢多次上门为我出谋划策的领导和帮扶干部,我一定要好好地干出一个样子来,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由于为人忠厚老实,人缘好,加上管理处干部积极帮助他疏通销售渠道,新开张的副食品店生意红火,妻子也不用带外面打短工,回到店里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陈飞在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这条路上尝到了甜头,乐滋滋地给自己算了一笔账:“现在副食品店每月盈利有近2000元,一家低保金每月有800元,加上区级标准厂房、光伏电站以及办事处、管理处扶贫产业收益每年有5000元左右,如此一来,虽然辛苦,但一年下来,收入应该在3.5万元左右,甩掉贫困“帽子”的日子就在眼前。”

谈到今后的发展,陈飞信心百倍,他说,作为一名残疾人,养家糊口比常人难,脱贫致富更难,但现在党的政策好,只想通过自己的劳动,依靠党的好政策,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

大家都在看

▶全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调度会召开,会上强调……

▶森林火灾,防患于未“燃”,TA们在行动......

▶【打赢脱贫攻坚战】身残志坚,贫困户当上“小老板”!

▶国务院发布《宗教事务条例》

▶突出特色,好评如潮!渝水区这个卫生院要火~

▶我区4个退出省级贫困村之一的村委现今脱贫情况如何?跟书记一起去看看……

▶人潮人海!蜜桔节竟然这么玩,只有你想不到~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书记督导时强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