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参加高考的一名考生,这两天是决定我命运的一场考试,昨天交完考卷后,我突然想起没有填涂答题卡,这可是60分啊,决定了我的一生……”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国家信访局收到的这封来信让工作人员大吃一惊。在竞争激烈的高考赛场上,一分之差足以让成千上万人掉队,更何况是60分!

很自责

高考忘涂答题卡

根据来信人江西省某县应届高中毕业生小凡叙述,今年高考数学考试交完卷后,她猛然想起自己做完选择题后,忘记将答案誊写到答题卡上,60分的选择题被“拱手相让”。想到妈妈为了自己能专心学习,专门从老家过来陪读,却因为自己粗心大意,将多年辛苦和努力付之东流,小凡懊恼不已。

走出考场后,小凡委屈地扑到了妈妈的怀中。妈妈没有一丝责备,而是安慰她:要相信自己,后面的考试好好发挥,一定会取得理想结果的。但小凡摆脱不了深深的自责,想着这宝贵的60分将决定自己的一生,在明知没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把自己的心声通过一纸书信寄到了北京,希望得到帮助:

如果填了答题卡,我保证大部分都是正确的,所以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给你们写信,我知道这样对其他考生不公平,但还是想最后最后求求你们!

试推测

是否紧张记错了

根据高考政策规定:凡漏填、错填或字迹不清的答卷,答题卡无效,且一经交卷不能修改。考卷已经交上去了,成绩无法更改,这封来信让工作人员犯了难。有没有可能是小凡精神高度紧张,一时慌乱记忆有误?

工作人员联想到现实中不乏类似事例,又想到小凡此时难过的心情,便及时将这封特殊的信件转送了教育部,建议对其进行政策的解释说明,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和鼓励安慰。

去家访

疏导安慰解政策

小凡的来信第一时间被转送到了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高度重视,一方面安排了解试卷情况,另一方面及时与小凡所在县高招办和学校进行了沟通,在了解了小凡的基本情况后,于6月22日共同赶赴其所在的乡镇进行家访。

此时,小凡的情绪十分低落。老师们向她宣传了政策,表示没有填涂答题卡肯定是不能得分的,这是对全国所有考生的统一规定,如果是自己失误造成的后果,就应该勇于承担。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还帮她分析有没有可能因为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发生了记忆错误。校领导又根据小凡的家庭状况表示,如果小凡复读,可以通过减免学杂费等方式对她进行支持。小凡听后十分感动,心态渐趋平和,表示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欣然接受。

明真相

心情犹坐“过山车”

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教育考试院及时帮小凡核查了数学成绩,发现她填涂了答题卡,得知这些情况后,小凡的心落回了肚里。激动的小凡立即动笔又寄来了一封信: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还关注我,我知道这背后有党和政府的关切,真的十分感激,老师也都说我挺幸运的,大概是我自己急糊涂了,我绝不辜负你们的关心,在大学认真学习,继续努力,一定保持头脑清楚!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凡的心情像坐了一次“过山车”。信访部门、各级教育部门及老师们及时对小凡的心理问题予以关注,第一时间进行了疏导和缓解,避免了消极情绪的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现在,小凡已经在江西省一所高校顺利地报到就学了,相信经过这次人生的历练,她一定会更加坚强、自信、成熟,为自己赢得美好的未来!

小贴士

考生在大考前过度焦虑会导致心浮气躁,学习低效,发挥失常,甚至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身心健康。小凡的判断失误就是应激引起的消极心理反应,致使她焦虑、紧张、认知能力降低,妨碍了她正确地评价现实情境,产生了没有填涂答题卡的错误记忆。

但是,错填、漏填答题卡的事件在每年高考中也时有发生。除了答题卡错填、漏填,高考答题还有以下10大禁忌,每年都有考生因此复读!高考生一定要注意哦!

哎,最近一次模拟考,地理考试把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梳”,竟然白白扣了几分,现在才意识到有些小马虎真要命.

by| @小熊猫的鼻子

每年高考,连阅卷老师都跟着心疼的,就是这类的丢分现象了;明明花很大功夫理解的、背下的知识点,因为几个错别字就前功尽弃,多冤呀!别看几个错别字好像没啥大问题,在语文的古诗词默写里,一个字儿错了可就没分了呀。作文里错别字多了,也会刷刷直接拉低老师的好感,所以可千万别小瞧~

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某年语文卷的一道6分的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规定两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平时记东西的时候,不要似是而非,觉得差不多就好了~记就要记准,每个字都记清楚,不放过一个小细节。平时写错什么字了,不允许下次再写错!习惯,慢慢培养就好了~

记得高考理综题,有一道题明明会做,却因为抄写给写错了,扣了几分,唉·····

by| @andy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记得第一门考语文时,可能还是很紧张,看选择题一直没办法集中精力去读题;后面考数学时,脑子里也总时不时冒出一些之前的语文题~现在想想就觉得好阔怕!

理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的最后一道题通常较难,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物理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进到考场后,会有一小段时间,这个时候是不让答题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先平复一下,让自己放松下来~如果一时大脑没办法镇定,别慌,边看题边调整,等进入状态就好了~

特别害怕高考中一紧张审题审错了,那不就死翘翘了~

by| @ 微云未匀

记得高考理综选择题,竟然有一题是之前做过的,当时就觉得这几分我捞定了,结果对答案发现错了,题目稍稍有改动!悔恨啊·····

by| @清风与维达心心相印

大意失荆州!这怕是会成为一辈子的悔恨!看到熟题先别乐呵,更要慎重对待,避免被之前的题目先入为主,很多同学就是看到熟题,题目都没认真读,直接就去选答案去了!

熟题更要仔细对待!那些出卷子的老师们,可没那么好对付!

审题出错有几种情况,一是题目的意思直接理解错误,问牛答马;二是题目问了2个问题甚至3个问题,你却只看到了一个问题。审题可是关键一环,不能马虎哦~

据改卷老师透露,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磨刀不误砍柴工,拿到卷子别匆匆忙忙就开始答题了,多花点时间把题目段读完,最好把每个问题用笔标出来,避免遗漏。然后想清楚思路了再动笔~

写作文其实有小诀窍哦,可以抄卷子其他地方的材料,嘻嘻是不是很机智~

by| @王王王大大

语文试卷中常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

(⊙o⊙)… 尽管高考时阅卷老师不一定详细看了卷子的每一个地方,但是还是不要肆无忌惮的抄其他地方的材料,这种侥幸心理是很危险的~ 

因此,改卷老师提醒,高考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随便写一点也可以拿点分,作文只要不离题,拿个40多分是很容易的事,与0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可以通过其他材料给自己创造文章的灵感,但是内容还是自己写,别光顾着抄!

在作文中无意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老师说这在高考中是不允许的,是真的咩?

by| @小刺猬爱吃麻辣烫

有的同学喜欢在答题卡上做记号,比如标题前画圈圈,这些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高考答题中。据反映,2017年高考就发现不少同学在试卷中做记号的现象。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平时不要有在答题卡上乱画的毛病,小心驶得万年船呐~

听说在高考卷中透露了自己的信息成绩会作废?真的这样吗?

by| @小小君

虽然诚实是一种美德,但是,在高考中,“实话实说”有时是会吃亏的。在往年高考试卷中,改卷老师们发现不少考生的试卷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些真实姓名或信息。如:我的同桌叫×××;我家住在清源山下;学校高考前组织我们到崇武烘烤等等

据说,高考试卷中出现这类文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无效卷的。而就算没有被打0分,也还是会吃亏的。要知道,各地区之间本来就明里暗里互相竞争,这种卷子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学生,是哪个地区的学生。如果碰到其他地区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一念之差把你的分数拉下来,那才真是吃了哑巴亏呢。

2017年高考有一道大题,因为计算错误丢了几分,就差这几分没达到一本线!悔恨呀~~~

by| @mondy

明明思路步骤都对,偏偏答案出错了,结果该得到的分没得到。在往年高考试卷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特别是数学卷,情况比较突出。

往年高考阅卷,只要步骤、思路正确,就算是运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半分。不过,如今的高考阅卷已经不允许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了。也就是说,在运算题中,如果一步的答案算错了,下面就算步骤、思路完全正确也不能得分。比如一道数学题,如果你第一步的运算出了错,那么,就算思路完全正确,甚至很有创意,这道题也照样被打零分。除非下面的问题与这个结论无关。

每次做理综,总有那么几道题,都没认真看,草草写了几行字就交得交卷了~是我做题太慢了吗?咋办呀?

by| @娃哈哈23333

题目总是做不完,可能是很多同学的通病吧,在文综理综、语文作文中尤为突出。题目做不完,一方面可能是做题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可能是没有合理分配时间,开始时磨磨蹭蹭,做题也没分轻重,导致最后能够得的分也丢了。多可惜~ 

在平时做题时,就养成习惯,给每一个题型分配一个时间,按时完成,不要拖拖拉拉。拿到试卷,就浏览一下题目,可以把自己会做的先做,避免花太多时间在不擅长的题型上~总之就尽量做到:本该得到的分,一分不落!

往年高考,有不少的考生,作文的前面部分写得十分出彩,给老师印象极佳,但卷面一往下拉,却发现只写了两三百字,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其他科的卷子,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到,据分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平常都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做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限时做题的训练。比如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就磨磨蹭蹭,但因平常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没发现隐藏的问题。但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做了失了分,等于平常读的都白读了。

答题时字数写多点,分是不是就会高呀?

by| @周达达的号

据了解,高考的卷子是电脑随机分派到各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的,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同时,每个题目都规定了一定的误差,如果两位老师评出来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卷子最后将自动分派给组长进行仲裁。因此,相比之下,如今的网上阅卷要公平得多。不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多答就给分。所以并不是说写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写对得分点。

不少考生答题思路不明确,结构混乱,罗罗嗦嗦写了一大堆,结果把主题都掩埋掉了。要知道,评卷是一项任务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还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只能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更不要口罗里口罗嗦,把主题掩埋了。否则,改卷老师一旦找不到关键词,这一题的分数可能就无端丢了。

为此,经历过高考阅卷的老师提醒考生:平常训练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学会抓“题眼”,在答题时最好按123把要点简洁明了罗列出来,再对应展开描述。这样一目了然,分自然就上去了~切勿围绕一个得分点啰嗦半天。

当然,在主题先明确的情况下,考生倒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教育

长春教育资讯,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

关注

声明:本平台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别忘了给小编点个赞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