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偷走盗墓贼金器,其中一件价值上亿,专家:主动上交可免罪 | 文 青衫文斋

考古现场围观群众

考古工作的目的不在于发掘,而重在对古代遗迹、遗物的保护,除非古代墓葬或遗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出现人力无法保护的现状时,考古专家们才会着手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然而,盗墓,对于想一夜暴富的不法之徒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的行当,古墓中大量的珍贵文物使得盗墓贼罔顾法律,铤而走险,致使许多大墓遭到彻底破坏,国宝甚至流失海外。

耶律羽之墓室石门

199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道市的阿鲁科玺沁旗发生了一起盗墓案。接到报警后,公安和专家们感到现场,只见一片狼藉,几处盗洞直达墓室,古墓显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考古队立即实施抢救性发掘,结果进入墓室后,发现其中空空如也,所有可能值钱的东西都被盗劫一空,只剩下墓志铭,除此以外,连冥器都没留下一件,到场的专家心中的痛难以言表。

耶律羽之扮相造型

从遗留的墓志铭上看,墓主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核心亲信——耶律羽之,一个精通汉学、通晓儒释道学说的契丹族改革派领袖。专家们试想,如果这座大墓没有毁于盗墓贼之手,该会出土多少珍贵文物,从而为研究辽国历史的发展提供多少宝贵的资料啊!正当大家懊悔不已时,清理现场的考古队员,在墓室的石门附近,发现了几个清晰的胶鞋印,呈现出鞋底成深齿状的印迹。

耶律羽之墓出土海东青鎏金铜饰片

据公安推断,穿这种胶鞋的人大多长期在山间野外劳作。进一步观察研究后,大家不禁有些疑惑,根据墓葬规模和盗墓所需的时间,盗墓贼绝不可能只有一人,而应该是一个团伙,怎么会只留下一个人的鞋印呢?于是,政府成立专案小组,负责缉拿盗墓贼,追回被盗文物。经过大量走访,当地牧民反映说,一个长期在古墓附近放羊的牧羊人最近有点异常,前几天中每一天摸黑回家时,手中都提着一个包裹严实的沉甸甸的布袋,神色有点慌张。

耶律羽之墓出土连珠纹金杯

专案组迅速派出两个公安,约同考古队的专家前往调查。没想到,那个牧羊人远远见到两个公安走来,慌得丢下牧羊鞭,撒腿就跑。当然,后来的结局可想而知。最初,牧羊人绝不承认他与盗墓事件有关联,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国家政策的宣讲,牧羊人开始变得有些神色犹豫,说话吞吞吐吐,但却坚持他没有盗墓。一旁的专家告诉他,如果古墓中的文物真在他手中,主动上交可免罪。

金花万岁台银盒石砚

结果,牧羊人的交代令大家瞠目结舌。原来,大约一周前,他在放羊时,发现了盗墓贼,见对方人多势众,不敢去惊动,却又忍不住偷偷地去窥视。连续三天后,他发现这群盗墓贼似乎起了内讧,双方推搡起来,然后又骂骂咧咧地铲土,简单地封住了盗洞各自离去。于是,他壮起胆子,扒开浮土钻进墓室,见里面无数闪光的金器。喜出望外之余,他回家取来布袋,把盗墓贼发现的金器悄悄偷走了。一连几天去墓中偷盗,取回金器50件。

金花万岁台银盒石砚

至此,牧羊人值得将手中的金器乖乖上交,以期望得到免罪的宽大处理。专案组根据牧羊人提供的线索,迅速抓住了这群“倒霉”的盗墓贼。一了解才知道,古墓打开后,盗墓贼内部对财物的分配产生了分歧,彼此约定,除先拿走可以及时出手的文物外,先封住盗洞,协商好怎样分赃后再回头取其它文物,结果没想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义之财没有得到,监狱的大门却向他们敞开。古墓中的所有文物均已找回,避免了一次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金花万岁台银盒石砚腾龙浮雕图案

这些文物大都是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的金器,其中一件金花万岁台银盒石砚属国家一级文物,专家估计价值上亿。这只砚盒的盒面略呈梯形,周边錾牡丹、忍冬卷草纹,底部有花式纹饰13个,楼顶式盖面下部錾刻着象征波纹荡漾的水池,并有一条具有浮雕效果的神龙,出水腾空。三株高大的莲花作为背景,中间捧出一匾额,上书“万岁台”三字。专家估计,这件价值上亿的“金花万岁台银盒石砚”应该是皇帝赏赐给耶律羽之的御用之物,是难得的稀世国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