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在兩大表展分別訂了幾隻簡單表,因爲她們量出奇的少,在藏家圈子裏很熱門,而我,又是一個最平庸的屌絲媒體,但凡有表到貨,品牌也是先讓給客人,我只有眼巴巴乾等的份兒。

  其實,所謂可以日常,時時佩戴的表,不用謙虛,我有的不算少了,照理說我要是有錢應該打在那些更加生猛的複雜表、或者更有味道品相更好的古董表上去,我幹嘛還會去追她們呢?

  錶殼直徑在38-42mm之間

  厚度10mm之下

  對於日用表的定義,或者說日用表的首要要素是必須佩戴舒適。之前我們微信做過文章,《表徑1毫米的差距有多大,從36到50帶你一次看個遍》,寫手腕粗細如何匹配具體表款,結果經過“調研”,我發現我的手腕是很中庸的、普遍的尺寸。

  我們同事的手腕要麼比我粗一點點,要麼反之;所以我的手腕比較有亞洲人的代表性。那麼既然如此我喜歡的尺寸我相信也是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的:直徑38-42mm之間,這是常見手腕最適合的尺寸,如果你喜歡天天戴一隻水錶在手腕上,每天權當鍛鍊肱二頭肌,那是另外的話題。

  之前很多正裝表都做到了43mm之上,實在是違反“人體工學”。

  其次是厚度,應該在10mm之下。因爲一隻表太厚,不光藏不進襯衫(儘管我已經很久沒有穿襯衫了),關鍵是戴起來可能會很厚重,哪怕是鈦金屬的錶殼它實際並不重,但還是不夠服帖,日用表,就應該像老情人一樣,絕對體貼,和自己完美吻合。

  如果一隻表老是叫你去適應它的某些方面,也許它確實是很牛逼的表,但不適合日常佩戴。

  我有Berluti幾乎所有款式的鞋,有些款我還買了好幾雙不同顏色的,但我最日常穿的,一度是紐巴倫;現在則是永遠“一次性”的飛躍。我這麼寫,不是爲了裝逼,我也沒什麼逼可以裝,我只是暗喻和提倡舒適性絕對重要,我知道大陸最猛的Berluti VIP有六百多雙,那纔是真大牛。

  必須頂級大牌

  必須經典款

  以前我是Berluti成衣忠粉,Alessandro Sartori時代B記成衣那是真心好,牛仔褲做得也好,細節之精道簡直特麼令人髮指。我有他們不同重量不同顏色的牛仔褲,拉開衣櫥,是花花綠綠,可惜這羣“牛”只能在我的衣櫥裏過一生,過了四十歲後,我發現我已經不怎麼喜歡穿牛仔褲了。

  我喜歡更簡約,和更簡練的東西。甚至不喜歡任何出挑的色彩。

  超級大學霸化學家王然更彪悍,他只穿黑白兩色的衣服,他的T恤衫是網易優選,買了穿了髒了直接扔,洗都不洗,也沒時間和興趣考慮洗的問題,“我們應該把時間耗費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不是麼?”他淡淡地望着我說。我心想我要是妞兒我特麼就愛上他了。

  很多人追求小衆表,追求奇葩、推崇創意,一定要天天戴一隻奇葩的表才能顯得自己有個性,其實,如果一個人需要一隻手錶來彰顯自己的個性,你說,他得是多麼沒有個性的人啊……

  作爲一個口味寬泛的表迷,我也有一些小衆表,獨立製表人啥啥的,我深深地覺得,如果我不能爲他人的苦心孤詣的創意埋單,那也沒有人會爲我的苦心孤詣埋單;但是,這類表只是偶爾戴戴還不錯,天天戴其實是有點審美疲勞的。

  因爲,頂級大牌的經典款式,已經經過了N多年歲月的洗禮,在某種意義上,頂級大牌經典款式是被漫長的歲月“磨去了棱角”的,它的設計本身,就是歲月的沉澱,更加內斂,更加耐看。這是日用表要買頂級大牌經典的審美原因。

  另外,作爲一隻日常用表,誰也不希望這表有事兒沒事兒就給你鬧出點小毛病,而實際上,儘管頂級大牌也會存在返修的情況,但遠遠比小衆品牌要少得多。

  我們往往會認爲那些製造量很低的表很牛逼,在某種層面上,是這樣;但以耐用程度而言,肯定是批量製造的更加耐用,更加穩定。

  大牌,是我們對自身身份的認同;

  經典,是我們對歲月沉澱的尊重。

  一定要特別

  直徑38-42mm,頂級品牌的經典款式,這類表“多如牛毛”,如果我寫到這就結束了,肯定又要遭一桶口水。

  對,真正頂級的日用表,我覺得必須要足夠特別。就是那種看起來很普通,沒啥特別,實則相當相當特別,也就是說,它的特別,它的與衆不同,桀驁不馴,傲視羣雄,必然是骨子裏的。如果只是換了個錶盤就敢叫特別版,那種特別我是沒啥大興趣的。

  今年SIHH期間看到愛彼15202IP,一見傾心,就是因爲它真的很特別。乍一瞧,嚯,這不就是最簡單的皇家橡樹嗎?兩根指針,一個日曆。

  

  愛彼 皇家橡樹系列“Jumbo” 超薄

  鈦金屬錶殼配鉑金錶圈,直徑39mm、厚8.1mm,鈦金屬錶帶配鉑金鍊節。Cal.2121自動機芯,直徑28.4mm、厚3.05mm,36石,擺頻19,800,247個零件,40小時動力儲存。限量250枚

  15202IP具有非常煙燻的迷幻的藍錶盤,雖然這是視覺上的主要特徵,但這絕非它真正特別。

  真正生猛的是,它是鉑金和鈦金屬的混合體。錶殼本體是鈦金屬,鏈帶的本體也是鈦金屬,但表圈用的是鉑金;而鏈中間的鏈結部分也是鉑金。鈦金屬的部分用拉絲拋光,而鉑金的部分則是鏡面拋光,拋得賊亮,這兩者之間,具有極強的視覺對比。

  橫向比較,頂級休閒表領域,目前只有愛彼這麼玩兒混搭,鉑金的高貴和沉重與鈦金屬的輕盈與堅硬渾然一體,沒有類似的同級別錶款。縱向考量,愛彼這種混搭的玩法是有歷史傳統的。

  鉭這種金屬最早期在手錶領域的應用,愛彼肯定算是先驅,鉭這個玩意兒有賊好的金屬特性,它的硬度高達6.5,而一般不鏽鋼的莫氏硬度是5.5。鉭尤其耐腐蝕。這麼一個硬度高耐磨損耐腐蝕的金屬按理說,是非常好的做錶殼的材料,但它也有個天生不討喜的地方,顏色黑乎乎。

  把鉭用在錶殼上,愛彼用皇家橡樹來做混合款,將鉭和鉑金混合,或者鉭和紅金混合,視覺效果超級前衛。我知道,當時的那些混合金屬款製造量很少,其實也屬於當時的特別版。話說,這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

  

  愛彼這隻15202IP直徑39mm,因爲用的是超薄軌道自動機芯,厚度肯定在10mm之內;

  愛彼的皇家橡樹之經典,大牌又經典,毋庸贅言;

  搭載的超薄軌道自動機芯自1970年代問世至今乃是超薄自動鼻祖加傳奇,可靠性毋庸置疑;

  藍色錶盤具有美麗的外表,而絕難察覺的低調到骨子的雙金屬混合真身的絕對特別,纔是我一拍腦袋就想“揮金如土”的主要原因。

  低調而傳奇,我喜歡這樣的表;

  平凡而傳奇,我要做這樣的人。

  表展上碰到瑞士華裔收藏家Alan,他跟我說他也很喜歡,還叫我趕緊訂,因爲他已經聽說好幾個人想要,而這個看起來樸素的“小哥”,產量非常低。當時在日內瓦只說很少,後來才知道,人家是限量250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