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間是最真實而深刻的記錄者。過去39年來,一代代以振興中國銅工業爲使命的江銅人,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爲中國銅工業從“追趕”到“站上世界銅工業舞臺的中心”貢獻力量。江銅,成爲波瀾壯闊的中國銅工業向前邁進的一面鏡子……

40年前,中國全年銅產量僅爲29.9萬噸。

33年前,在丘嶺起伏的紅土地上,聳立起中國第一家現代化鍊銅工廠。

8年前,這裏誕生世界首個百萬噸級別鍊銅工廠。

今天,面向國際標準、最好水平,江銅製造,正走向智造領域……從1978到2018,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中國銅工業。作爲改革開放的同齡者和受益者,江銅正在改革巨輪破浪前行的強勁動力中,闊步前行。

江銅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史,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銅工業發展的縮影。

建設江銅,有着特殊的時代背景:1978年之前的中國經濟,在專業的經濟學家眼裏,可謂四面楚歌、黑雲壓城。工業前所未有的低效,大宗產品大量進口的同時,也因爲工藝落後,質量、品種和規格不對應市場的需求,造成庫存積壓,浪費巨大。

資料顯示,1978年,中國銅冶煉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無法跟上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所需,最大的冶煉廠年產銅規模僅5萬噸,且工藝落後,能耗高、成本高、污染嚴重,與國際水平差距明顯。

爲徹底擺脫我國銅工業落後的面貌,1978年,國家作出大規模開發建設江西銅基地的決定,並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引進中國第一套閃速熔鍊系統,建設我國第一個閃速鍊銅工廠——貴溪冶煉廠,爲中國現代銅工業發展打下第一塊基石。

“低矮的平房,夏天風扇晝夜不停,酷暑中的紅土地只長辣椒,沒有青菜,生活十分艱苦。”這是冶金部副部長、江西銅基地首任總指揮茅林的家人記憶中的江銅創業生活。

荒蕪上描繪藍圖,總是會打下艱苦奮鬥的深刻烙印。在激情燃燒的歲月,支撐奮鬥的信念就是“振興中國銅工業”。

1985年中國第一個現代化銅基地的建立,改變了我國落後的銅工業面貌,使我國銅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一舉縮短40年,從此開啓了我國銅冶煉行業快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熱潮。

1996年,江銅貴冶牌陰極銅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一次註冊成功,拿到了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這是中國首家在LME註冊電解銅的企業,實現了中國銅工業零的突破,樹立了中國自己的第一個世界銅品牌。

1997年6月成功在香港和倫敦掛牌上市,成爲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第一支在境外上市發行的股票,開創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在海外直接融資的先河。

礦山從小到大,冶煉從無到有,加工不斷延伸,江銅的年礦產銅產量從成立之初的1.17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21萬噸,約佔全國的1/4,撐起了中國銅工業發展的“主樑”;陰極銅年產量137萬噸,爲中國第一,佔全國年產量的1/7;銅加工能力中國第一,形成了五大體系、十大類加工產品,有力促進了中國銅加工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面對脫實向虛的外界誘惑,江銅始終堅守初心、專注主業,以踐行使命作爲企業的理想與追求。由全盤引進到消化吸收,江銅逐步形成四高熔鍊等核心技術,閃速爐作業率、銅冶煉綜合能耗、銅冶煉綜合回收率、總硫利用率、傾動爐爐齡、尾礦含銅等十餘項最能代表銅冶煉企業技術水平的技經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爲國內外同行追趕的目標。

40年,黨建始終引領江銅的發展。通過創造性地開展黨建工作,久久爲功抓黨建創新,爲江銅的改革發展把方向凝聚力量。江銅被中央組織部確定爲“企業黨建工作創新試驗田”,形成一套全國首創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樹立起了中國銅行業發展的標杆。

江銅的建設發展,也開啓了我國銅行業快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腳步。隨着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中國銅工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中國一舉成爲全球最大產銅大國和消費國。2017年,中國銅產量躍升到897萬噸,是1978年產量的30倍。繼江銅之後,閃速熔鍊這一代表世界最先進水平的銅冶煉工藝,已經在全國廣泛複製推廣,成爲我國大型銅冶煉企業所使用的主流工藝。

隨着中國銅企業實力的與日俱增,江銅等企業組成的中國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CSPT),連續6年主導全世界銅加工費協議價談判,在國際銅市場上唱響了中國聲音,增強了我國礦業企業與世界巨頭相抗衡的能力,爲中國銅業在國際上獲得了話語權和定價權。

“企業發展只有融入到國家民族發展的偉大征程中,融入到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榮使命中,江銅才能不斷跨越,以更強自信逐夢國際舞臺。”

進入新時代,追逐新夢想,江銅重新確定企業使命——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開啓了國際化、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作爲世界上爲數不多的銅全產業鏈一體化企業,江銅的業務涵蓋銅礦勘探、採選、冶煉及加工,協同效益十分明顯。今天的江銅,產品、貿易、資本遍及全球,以佔全國陰極銅總產量的1/7、銅杆總產量的1/8、每年可繞地球45圈的銅線,以及一系列高附加值銅精深加工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創新,成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銅工業現代化建設的縮影,也爲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奠定了基礎。

新常態,“高質量”取代“高增長”,成爲時代主旋律。江銅搶抓政策機遇,在傳統礦業領域處於整體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的初期,搭上了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內涵式增長的“首班車”。

高質量發展包含兩個維度:一是以效率爲核心,二是以質量爲重心。推動綠色和智能結合,是江銅打造世界一流、提升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作爲中國綠色礦山、綠色冶煉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江銅堅持綠色價值取向,形成“三廢”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產業鏈,每年投入環保設施的運行費用超過16億元。持續對礦山、冶煉、加工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技術升級改造,使江銅銅冶煉總回收率達世界第一,銅冶煉綜合能耗爲世界第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廢水產生量等多項環保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所有聯網監測數據達標率爲100%。

現在,江銅致力於做智慧銅業的開創者,加速推進智慧冶煉、“互聯網+”礦山智能化服務平臺建設和智慧加工等項目,採礦、選礦、冶煉將實現向智能化、數據化、無人化發展,由此不斷降低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江銅即將進入一個信息化水平更高、自動化程度更高、工業化效率更高、綠色發展更充分的全新階段。

高質量需要創新驅動,打造一流的產品影響力。得益於持續的創新,江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030項,在國內率先研發高速銅箔、高頻銅箔等高端產品,爲無縫對接5G時代搶佔市場先機;成功研製了新能源汽車充電線、汽車高壓線等產品,先後獲得美國UL標準認證、VDE歐洲認證,並已在國內外主流新能源汽車廠家中廣泛運用。產品與消費需求的同頻共振,有力提升了江銅的供給質量。通過持續改革科研體制機制,完善引才聚才政策,江銅正努力成爲優秀創新人才的聚集之地,以在更大範圍內推動實現行業性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實現新領域、新產品的研發創新。

有擔當纔有未來。江銅,是波瀾壯闊的中國銅工業向前邁進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在過去40年裏,映照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映照着中國銅工業發展的鏗鏘腳步。懷着對新時代的敬意,對行業的敬意,江銅將繼續砥礪前行,映照中國銅工業邁向世界一流的每一步。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中國有色金屬報

瞭解更多有色金屬行業資訊請訪問中國有色網

https://www.cnmn.com.cn

責任編輯:彭雨晨

感謝關注中國有色金屬報 中國有色網

微信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報

微信號:cnmnyouse

聯繫電話:010-6394166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