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及工商联共同举办的以“促进供需匹配,助力企业发展”为主题的招聘会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就此揭开了我市“2018年金秋招聘月活动”的序幕。

(网络图片)

当天,我市的47家企业踊跃参会揽才,提供了包括高级工程师、设计师、技工、企业管理、销售、教师、服务人员等就业岗位2028个,吸引求职者1600余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录用意向的167人次。

9时许,活动刚开始,招聘会现场便被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尽管现场求职者众多,但部分求职者却很谨慎,站在招聘板前默默观望,主动沟通交流的不多。而企业招聘人员都很热情。“请问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方便的话,留一下信息。”面对用人单位的热情,部分求职者却很冷淡。“我还是想再看看,麻烦你了。”财务专业毕业的孙美玲了解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只招聘销售人员及办公室文员,便无奈地走了。孙美玲告诉记者,虽然有的岗位待遇不错,但她学习财务专业,还是希望能找到对口的岗位。她看了众多单位的招聘信息,最后暂定两家公司。“留下了联系方式,企业会约时间进一步面谈,希望能够成功。”孙美玲笑着说。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一些通用型岗位人才济济,而像医护、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则稍显冷清。

我市一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他们招聘的医生、护士、检验师都要求有相关专业证书。虽然招聘的人数没有限制,但前来咨询的求职者几乎为零。“我们的岗位要求专业性很强,来应聘的很少有人符合我们的要求,投简历的就更少了。”该负责人说,截止到10时,她一份求职简历都没有收到。

“现在行政类的岗位比较容易招到人,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却很难招到合适的。”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刘芳说,汽车方面的工程师、设计师一直都是比较难招的,公司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如果能力强、素质高,也可以适当放宽招聘条件。不过,即便如此,前来咨询应聘的还是不多。“制造业方面的技术人才一直都是供不应求,求职者主要考虑的就是薪资问题、地域问题,这两方面我们都不占优势,很难留住人才。”刘芳坦率地说。

活动中了解到,一些高级管理岗位薪资都不低,大多在4500元至5000元间,同样面临着招人难的尴尬境况。一家贸易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说,虽然高级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很理想,可对求职者的能力及专业方面要求较高,能够达到岗位要求的并不多。

“听朋友说这边有招聘会就来了,厨师岗位较多,和几家企业谈了一下,薪资待遇比较理想。”招聘会现场,记者遇到了心情不错的厨师张连海。他表示,希望多举办一些招聘活动,为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机会。

据了解,此次招聘月活动,主要以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提供专项招聘服务。同时,以去产能企业下岗职工、停产停工企业职工、分流转岗职工为重点,面向各类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

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市人社局将帮助企业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科学制订招聘计划,合理确定招聘条件,提高招聘的针对性。同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用工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用工稳定性。此外,还将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需要,组织灵活多样的行业性、专业化专场招聘活动,提供针对性招聘服务。

责任编辑│魏丹阳 编辑│杜溪

记者│李莉

©丹东日报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